想吃點進口特色農產品?進博會早就幫你安排好了

2019-11-08     中國鄉村之聲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5日在上海開幕,連日來備受關注。在進博會的各個展區中,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是本屆進博會參展企業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展區,吸引了220多個國家的1800多家企業參展。

參展食品這麼多,到底都有些什麼?記者帶你一起去看看。

進入水果的世界

看了這麼多來自國際的水果,不由得想到一個問題。我國是水果生產大國,那為什麼還要進口呢?

首先,有些水果是中國沒有的、有的水果是利用季節反差,在消費升級的條件下,老百姓想吃到更多品種的水果,這就需要進口,來填補市場的空缺。

除此外,還有一部分水果是利用先進的種植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是有價格優勢的。生產模式先進、產品品質好,加上流通方便,很多進口水果可以低價進入中國市場,或者是走高端路線,也可以在消費升級的環境下滿足很多消費者的需求。

所以,加速發展優質的、現代化的、有品牌的水果,不斷拓展產業鏈、提高價值鏈、擴大供應鏈,提升果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正是我們需要加油的。

到海里逛逛

說起水產,咱還是很驕傲的。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水產養殖大國,養殖自然資源豐富,養殖技術成熟,可以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合理地進行產業結構和品種結構的調整,與其它國家相比,已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向國際打開市場的同時,我們的特色產品也走入了國際,真正實現了共贏!

但是,在遠洋漁業、深海捕撈方面,由於起步較晚,在裝備水平、作業方式、資源探測能力等方面,與日本、瑞典、美國等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這也是水產品需要進口的原因之一。

吃「國際級」大餐嘍~

進博會不愧被喻為「吃貨天堂」!面對各國頂尖的禽畜產品,「骨灰級」的饕餮們是否蠢蠢欲動?

這可是在國內很難品嘗到的特色美食,從食材到加工,都凸顯了各國的特色。想想這些將登上咱們的餐桌,立刻美滋滋~

除了這些各國特色產品,我國每年也會進口大量的禽畜產品。主要問題在於,我國的禽畜養殖業多年來面臨著低效益、高價格的困擾,刨除數量上的空缺,不少進口的肉類是靠著價格取勝。其原因就在於集約化、現代化、規模化的優勢。

目前我國養殖業正進入全面洗牌階段,不少散養戶在退出養殖業,中小養殖企業也在轉型,向著集約化、現代化、規模化發展,未來,我國禽畜的品質、效益將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來點下午茶怎麼樣?

上面的甜品,都是由農產品加工而來。

農產品市場是個天生高度同質化市場,常見的產品其產品價值和附加值都低,越是生鮮食品,同質化越是嚴重。常規的想法是,這樣的產品放到市場裡唯一可以拼的只有價格了,結果,誰也賣不出好價錢。

賣辣椒不賺錢怎麼辦,對其深加工,從紅辣椒中提取辣椒紅色素、辣椒精、辣椒籽油、辣椒鹼,使其大大增值。

我國有著十分豐富的農產品品種,農產品加工業也一步步走向成熟。在發展的同時,開拓思路,學習借鑑,農產品深加工將大有可為。

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

說到底,這些年中國農產品都進口啥了呢?

東協的榴槤、澳大利亞的牛肉、德國的三文魚、波蘭的蘋果、新加坡的食用油、泰國的小菠蘿、智利的豬肉、阿根廷的紅蝦……從穀物糧食到生鮮牛羊肉、海鮮、食用油……不但進口品類豐富,而且增長迅猛!

中國在打開市場大門的同時,也讓國際看到了中國的特色與實力。正如習近平主席在進博會主旨演講中強調的: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機製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經濟全球化動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


本文來源:農視網(作者:康軒山)

轉載編輯:李雨楠 //責編:李沛 // 監製:張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HKhS24BMH2_cNUgsM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