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季最怕遇到意外傷,3種應急方案收好

2019-09-29     父母世界

孩子一天天長大,越來越「好動」了,總是一刻不停,稍不留意就會受「傷」,簡直讓爸爸媽媽操碎了心。

那麼,遇到意外傷時,要如何沉著應對以及採取措施呢?Parents特邀解放軍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唐鎖勤醫生,為你提供一套應急方案~

最常見的「意外傷」:擦傷磕傷

寶寶剛學會走路,跌跌撞撞的,喜歡到處走走。

由於身體的協調性還沒發育好,動作也還不能完全配合自己的想法,特別容易被桌子角、向內開的門或窗戶等硬的角碰著,或者被和寶寶身高差不多的家具磕著。

於是,小寶寶總是被東西絆倒或者滑倒擦傷。

急救方案:

1.磕碰後有紅腫、青紫、瘀傷,不要心急火燎、動作過猛地將寶寶從地上抱起,以免導致其他不必要的傷害。不要急著用手按摩寶寶受傷的皮膚,應保持創面清潔並檢查是否傷及骨骼。

2.先用乾淨的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寶寶的傷處,能避免或減輕瘀青現象,可選擇碘伏或消炎軟膏在創口處塗抹薄薄一層,每天1-2次,直到擦傷處出現紅黑色或黑色硬痂為止。

難以防備的「意外傷」:扎傷劃傷

日常生活中剪刀、刀子、筷子、牙籤一類的東西,很容易被好奇心重的寶寶拿到手而傷著自己。

另外,如果寶寶不留神用東西弄碎了書櫃、大衣櫃、鏡子的玻璃,或把小玻璃瓶、玻璃杯等掉到地上摔碎,玻璃瞬間就變成利器,劃破皮膚,造成傷害。

急救方案:

1.當傷口出現在頭部,寶寶的頭髮容易和傷口、血液混在一起,無法直觀判斷傷口的情況。用乾淨的布或紙巾壓住傷口,減少新的出血,同時儘快將寶寶送到醫院,等待醫生對傷口進行處理。

2.對於頭部以外部位的劃傷,可以在家自行處理。用乾淨的紗布覆蓋創面,加壓止血,也可用毛巾包幾塊冰,壓在紗布冷敷5分鐘,可以達到止血、鎮痛的效果。若10分鐘後仍流血不上,意味著傷口可能傷及動脈血管,應該立刻將寶寶送至醫院接受傷口縫合。

讓人揪心的危險「意外傷」:墜落摔傷

寶寶會翻爬之後,好奇心越來越盛、抓到想要的東西的慾望越來越強,從床上掉下來的幾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特別愛爬高,蹬小凳子爬上大凳子去拿想要的東西。甚至有的寶寶愛到窗台或陽台上看外面風景、遊戲,稍不留意就會摔下。

急救方案:

1.很多寶寶只要墜落後能夠大聲地哭出來,一般說明意識是清醒的,不必太擔心。和寶寶說說話,仔細觀察寶寶神志是否清楚。

2.檢查寶寶頭部是否受傷、流血。可用消毒紗布輕輕壓住傷口,直到停止流血。塗一些止血、消炎的外用藥,或用創可貼包紮傷口。

3.受傷部位有腫脹時,應及時用冰袋敷寶寶的受傷部位,可以緩解寶寶的疼痛,一般需要敷20分鐘左右,還可減輕腫脹。當寶寶手腳不能動,一碰就哭,注意是否骨折或脫臼。如果小便出現血尿,面色蒼白要考慮有內出血的可能。

4.很多情況下寶寶墜落後症狀要1‐3天後才表現出來,家長應72小時內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寶寶意識模糊、貪睡不容易醒、頭痛或有嚴重的嘔吐,就要馬上到醫院檢查。當天不要洗澡,也避免外出及戶外玩耍。

三種意外傷,程度不同,應對方式也不一樣。

擦傷磕傷:有紅腫時,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寶寶的傷處,減輕淤青的現象。

扎傷劃傷:如果傷口出現在頭部,會比較棘手,因為寶寶的頭髮容易和傷口、血液混在一起,無法直觀判斷傷口的情況。建議用乾淨的布或紙巾壓住傷口,減少新的出血,同時儘快將寶寶送到醫院,等待醫生對傷口進行處理。

墜落摔傷:檢查寶寶頭部是否受傷、流血,可用消毒紗布輕輕壓住傷口,直到停止流血。受傷部位有腫脹時,應及時用冰袋敷寶寶的受傷部位,可以緩解寶寶的疼痛。


搜索微信號 13027279630 進「父母世界-學習群」,和2000媽媽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交流育兒心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AX_fW0BMH2_cNUg8q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