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陸軍分別從南北西三個方向發動全面攻擊,無數炮彈飛向德國-波蘭邊境線;同時,停泊在但澤港外偽裝友好訪問的德國 戰列艦也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空中,一大群戰鬥機對波蘭的軍事目標進行不間斷的狂轟濫炸。
一時間,火光熏天、炮彈齊鳴、紅旗招展、人山火海。
9月28日,波蘭首都華沙12萬軍人投降。
10月5日,德波戰爭(德國稱波蘭戰役)結束,波蘭歷史上第三次亡國。
這就是眾所周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開端。此戰,波軍死亡6.7萬人,傷13萬人,被德軍俘虜69萬人,被蘇聯紅軍俘虜22萬人(含投降),10萬人逃至鄰國。
從數據中我們看到,不僅是納粹德國滅亡波蘭,其中還有社會主義的老大哥蘇聯的身影。那麼,為何後面相互間廝殺慘烈的帝國主義德國、社會主義蘇聯,此次這麼「同心同德」,狂毆波蘭這個他們的鄰居呢?波蘭又為何這麼討人厭,與德、蘇有什麼歷史恩怨,成為二戰中第一個被滅的對象呢?
1.歷史的債欠太多
波蘭古時比德、俄都先發展,在16-17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時代,牛氣沖天,今天打德國,明天打俄羅斯(當然,涉及到的國名都是現今的國家主體,並不百分百對等)。而像現在的白俄羅斯、烏克蘭等東歐國家也曾被波蘭統治過很長時期。甚至俄羅斯有一次都被波蘭欺負得差點亡國。可以說,波蘭「發達」時,財大氣粗,四處「作惡」,四鄰苦波久矣。
不過後來隨著波蘭的逐步衰落與德國和俄羅斯(蘇聯)的分別崛起,政治局勢改變了,可是波蘭從不認清自己已是弱國的現實,還是橫挑強鄰,導致被三次被瓜分。(三次被瓜分:第一次,1795年,俄、奧、普瓜分;第二次,1807年,普、奧瓜分;第三次,也就是上面提的這次,被德、蘇瓜分)
一戰後,波蘭在英、法等協約國的幫助下復國,波蘭分割了德國東部一塊領土,後又趁俄國十月革命內戰之際入侵俄羅斯,企圖再一次占領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最後在蘇俄紅軍反擊下,連首都華沙都被包圍了。後來在協約國的大力支援下才擊潰紅軍。不過波蘭仗著協約國為後台,還屠殺過蘇聯戰俘,最後俄國還被迫把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西部割讓給了波蘭。這些就埋下來德國、俄國復仇的種子。
2.地理位置避不開
波蘭低處歐洲中部,夾雜在德國與蘇俄中間。歷史糾葛按下不說,對德國而言,發動二戰先拿波蘭下手可以擴大自己的戰略縱深,此為一;二,因波蘭當時與英國簽訂有安全互保條約,打擊波蘭可以看英、法等協約國的反應,再圖後事。而對於蘇俄來說,波蘭從守方面是其必需的的戰略緩衝地帶,從攻方面又是西進必經之地,怎麼說波蘭地盤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3. 德、蘇「同心同德」
德國入侵波蘭之前,與蘇聯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就有一聯合瓜分波蘭的秘密條款:當德國進攻波蘭時,蘇聯會從東部對波蘭進行夾擊。所以我們看到了前文所見的蘇聯人的影子。4.波蘭不會做人
老皇曆翻篇不談,只說二戰前後,波蘭只知道抱著協約國英、法的大腿。納粹德國崛起,蘇聯向波蘭拋出過橄欖枝,但波蘭拒絕同蘇聯改善關係;在英法和蘇聯談判時,波蘭又攪局,拒絕讓紅軍通過其領土;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還趁火打劫去分割捷領土;甚至還交好日本大力反華,等等。整個一愣頭青+平頭哥。
被人侵略是悲痛的,是應該受同情的,這方面中國人比誰都有親身體會。但,自作孽不可活,也是有道理的。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