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吃一直都很講究的蘇州人
就算是在冬天
依然停不住美食的腳步
甚至愛上了一堆獨特香氣的糟貨
臨近春節
天氣越發寒冷
不少老蘇州
就會把腌好的糟魚拿出來
今天要帶大家
去嘗的這碗面
那是相當少見的
蘇城小夥伴超愛的涼菜
竟是成了超鮮美的面澆頭
糟魚面澆頭
蘇式湯麵,吊湯極為講究,一碗麵湯要清而不油、味道要鮮而食後不口乾。四十多斤的筒骨、鱔魚骨雞架子文火慢熬出的湯底,配上店裡訂製的麵條,一碗好湯就是蘇式面的基地。
不過讓蘇式面名氣響徹全國的,還是咱們豐富多樣的面澆頭,從葷到蘇,從魚到肉,隨便數數也有幾十種選擇了,而今天打起來的澆頭則是它們。
這兩款澆頭,乍一看區別真的不大,都是用的魚中段,只是一邊多了一股糟香的鹵香味,另一邊是典型蘇式爆魚的香甜味。
沒錯啦,這和蘇式爆魚別上苗頭的就是青魚的另一個做法——糟香魚。偏咸口的糟香魚和偏甜口的爆魚,就是麵館里青魚的甜咸之爭啦!
草魚洗乾淨開成片,放到油鍋里炸,魚炸到外面發硬,裡面的肉口感正好,如果是做爆魚,就是用一般的蘸鹵。
而糟香魚也是同樣一出鍋就要立馬趁熱放進糟鹵當中。不過糟香魚不是蘸鹵,而是要在糟鹵里泡上半小時的時間,慢慢吸足糟香才行。
糟香魚入口的糟香味並不是很濃,但是隨著你越嚼,它的糟香味,就慢慢地散發開來,融化在了口腔裡面。而且因為魚片切得比較厚,所以能吃到的魚肉也是比較飽滿的 。
雖然在鹵里浸了半個小時,不過這糟香魚的外皮還保留著一點點的酥脆,脆香的外皮和細嫩的魚肉有著滿口留香的感覺。
蘇州人的「糟貨」情節
據說,糟貨之糟來自遠古。古人用糧食釀酒,剩下來的渣滓便是酒糟。而食糟,根據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文學名著中,糟貨的身影更比比皆是。
《隨園食單》里不厭其煩地講解糟鯗、糟肉和糟雞的做法;《紅樓夢》中寶玉到薛姨媽處吃酒,惦記的是糟鵝掌鴨信,更是叫人心生惦記。流傳至今,糟物天生就帶著古人悠閒與從容的基因,可謂古雅。
蘇州的糟菜自古聞名,有熱糟和冷糟之分,自然可糟之物很多,一頭豬從頭到腳,以至雞鴨鴿鵝,魚蝦蟹貝,毛豆茭白,花生麵筋…大葷大肉,魚蝦百蔬,全可以拿來糟一下。難怪古人曾誇張形容:「入口之物,皆可糟之。」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
《樂活六點檔》
版權歸蘇州廣播電視總台所有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91zMm8BMH2_cNUg9W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