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去市場買菜,總少不了一道程序:逛豆腐攤。
每回都是豆乾、豆腐、豆皮一樣不少,都買上一些。然後拎個三兩大袋回家,還不心疼錢包。
往冰箱塞食材時,心裡總會暗爽賺到了。畢竟照現在這個物價,像豆製品這種便宜實惠的食材可沒多少了。
先不細論它低價格、高營養這些優勢,那麼,今天重點來了——豆製品,是怎麼做都好吃呀!
就拿豆皮來說,涼拌、清炒、慢燉...不管哪種烹飪方式,簡簡單單搗鼓兩下,就能做到入味十分。
夏天,一盤涼拌豆皮上桌,立馬就能感受到清清爽爽的氣息。不過,鑒於現在是大冷天,我還是做份熱乎乎的燉豆皮吧!
因為各地對豆腐皮的叫法不甚一致,所以,大家對它的認識可能也會有所不同。粗略說來,就是以下的兩種:
一是濃豆漿加熱時,表面形成的天然油膜,用竹籤挑起後晾乾,也就成了豆腐皮。這種豆腐皮也叫「油皮」、「豆腐衣」。
還有一種,就是小主今天用到的。它是經過特製工具層層壓制而成,與豆腐乾近似,但又沒有豆腐乾厚的豆腐皮。
左為千張豆腐,右為油皮豆腐
這種超薄的豆腐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千張豆腐。因為看起來像千百張疊加在一起,故有「千張」之名。
它的口感與油皮豆腐略有不同。少了幾分韌勁,吃起來會軟嫩很多。即便是牙口不太好的老人、小孩,也能毫無壓力地大快朵頤~
先來看看視頻教程吧
1小勺=5ml 1大勺=15ml
一起來看看詳細的製作步驟吧
1. 豆皮切寬條;蔥切粒;蒜切末備用
2. 熱鍋倒油,下蒜末和一部分蔥花爆香後,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
3. 往鍋中倒入生抽、老抽和糖,翻炒炒勻
4. 下豆皮翻炒均勻
5. 倒入大半碗清水,蓋上蓋子煮至水基本收干
*中途要時不時打開蓋子翻拌一下,使豆皮的味道、顏色都更加均勻。
出鍋前撒上剩餘的蔥花,這道咸、鮮、香的辣味燉豆皮就做好啦!
盤中的豆皮絲絲纏繞,豆瓣醬的醬香也不間斷往四周散開,勾人味蕾。
用筷子夾上一小把豆皮入口,咸鮮的豆瓣香先席捲口腔。豆皮一咬就斷,軟嫩中帶點辣、咸、鮮,味道層次格外豐富。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小主只有在缺急需物品時,才會「全副武裝」地到樓下超市去採購。
像優哉游哉逛豆腐攤這種事,目前是做不到了。只能拿著好不容易買到的豆腐皮,燉份簡單的辣味豆皮來回味回味。
也是這時候,我更能體會到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種平淡而又有煙火氣的生活,是多麼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