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YOU成都 ,踏上地鐵2號線,直達城西小江南

2020-04-05     成都微視點

上一次的路線推送,還在一月中旬,我們推薦了一條喝湯、泡湯、涮湯的路線,讓大家以正確的姿勢過冬。

沒想到再遇見,竟到了四月天。



四月里,成都的公共空間已有部分開放,如博物館、美術空間、書店等。讓人得以從兩點一線的循環中抽離出來,去同這些老朋友們打個招呼,見見面。


本周的路線推薦,來自小都的老朋友——家住金牛區茶店子的徐女士。徐女士發起推薦的理由,是作為金牛區土著,不久前偶然散步散遠了些,才發現方圓三公里內,竟有自己不知道的新鮮耍事。


結合我們曾經推薦的位於「成都西北角的快樂」,徐女士如此安排了自己的一天。


路線主題:金牛區的一些快落


推薦人:住在金牛區的徐女士


遊玩天數:1天


劉記鋪蓋面


易園園林藝術博物館

華僑城商業區


方庭


01 劉記鋪蓋面

圖源/小鴕


周末早上,樓下那碗熱騰騰的面,最易喚起味蕾。


最勾起徐女士念想的,則是家附近的一碗鋪蓋面,名為劉記。


打從徐女士記事起,劉記鋪蓋面便已長在了安蓉路上。牛肉、雞雜、排骨……各式臊子都擺在菜單上,但徐女士最好的那口,是清湯雜醬,平日二兩面的胃口,在劉記直接不帶猶豫升級為三兩。


圖源/Meraviglia.


現扯開下鍋的鋪蓋面,煮好後放入調味齊全的碗中,加湯,蓋一大勺耙豌豆,再來一勺雜醬,末了撒上蔥花。


拌開,雜醬與豌豆大都沉底,留有部分掛在麵皮上,不打緊,先下口。麵皮勁道,湯頭濃香,唇齒偶與碎碎的雜醬打個照面,後留下滿口咸香。


麵皮吃完,重頭戲來了。將嘴貼在碗邊,一手傾斜碗,一手用筷子扒拉沉在湯底的豌豆與雜醬碎,濃湯入口,雜醬添香,豌豆增味。


一碗下來,為一日在外的行程,打下來充分的體力基礎。


劉記鋪蓋面

金牛區安蓉路七色紡對面


02 易園園林藝術博物館


行走於金泉路的水泥路面上,若是突然遇見挺立於護城河之上的古城樓,十有八九便是到了易園園林藝術博物館。



說是博物館,事實上裡面有大量的園林景觀與亭台樓宇,有人稱其為小江南,有人認為其為蘇州園林,但易園走的,其實是實打實的川派園林風。


其中甚至不乏如茶館、川菜館、藝術館等休閒去處,值得花些時間細細勘探。


無需購票,在門口登記信息,測了體溫便可入內。



踏過城樓大門,突然闖入一片古色古香之中,仿古木製樓宇正對著城門,四周環繞著綠植,頗有幾分舊時皇家園林滋味。


內里別有洞天,飛檐翹角、小橋流水、假山石壁乃至古木盆栽自然配合,分割出不同的場景來。



如從一條石板路穿出,便到了一處碧波輕漾的池塘;自長廊一路而下,就到了可觀垂柳賞紅楓的後花園內;從層層疊疊的門牆穿出,便看見自成一景的盆栽之園。


不管路線與章法,隨處閒逛,都能偶遇考量精細的園林布景。



也正如前文所述,除滿足視覺觀感之外,茶、飲食乃至藝術展品,都能在易園尋得。不遠處引人前去的亭台,或許就是一處可喝茶閒聊之地;長廊兩側,都有可供餐食的店家。


遺憾的是,園內的藝術館還未開放,沒能前去打探一番。



但戲水的鴛鴦,覓食的鴿子,舒展的枝條,都為這個精心裝點的園林,帶來更多的生氣與歡樂。



在金牛區住了多年的徐女士,錯過多年的耍事便是這裡。她計劃遇上天氣好的周末下午,帶朋友來喝喝茶,吃頓午飯,也算利用周末改善生活品質了。


易園園林藝術博物館

金牛區土橋金泉路8號


03 華僑城商業區


這片園林的不遠處,便是西北方的華僑城。


曾專程穿城去往成都西北方向的人,大多是去歡樂谷撒歡的。


如今吸引他們前去的,除了各種高空玩樂設施外,或許還有可供吃喝玩樂的成熟商圈、高質量的藝術空間、綠地公園等等。



周末去到華僑城購物,已成為周圍居民的一個常選項,徐女士當然不會錯過。常年提供花式折扣的運動品牌,潮人愛逛的快消品牌,乃至偶爾歇腳解渴的飲品、甜品店一應俱全。


僅是細細將幾條商業街逛遍走完,一下午時間跑不脫。


華僑城商業區

金牛區西華大道16號


04 方庭


作為年初剛剛在華僑城開放的社區書店,方庭自書籍陳列至空間設計,不遺餘力地展示著靈活與年輕;這些特質自然地吸引著同徐女士一般,喜歡四處發現美、享受美的成都人。


店內時常飄散著來自黑膠唱片機悠揚的輕音樂,與現磨咖啡的焦香,對於駐足此地的客人而言,聽覺與嗅覺的片刻享受,都使人身心愉悅。


更別提鄰桌還擺放著讓人挑花眼的精美好物。



閱讀、欣賞音樂、購物與品鑑咖啡,四種不斷在這座城市中碰撞融合的生活方式,在其中發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足以囊括一下午的休閒。


方庭

金牛區西華大道16號D座

周末,YOU成都

轉自: YOU成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2pWSXEBnkjnB-0zQju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