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人、32萬餘元!幕後黑手竟是這伙90後

2020-01-06     濰坊寒亭檢察院



近日,日照開發區檢察院提起公訴一起網絡詐騙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因為該案看似平凡,卻很耐人尋味。


該案創下了開發區檢察院近年來辦理網絡詐騙案的「三個之最」——犯罪嫌疑人年齡最小,被害人數最多,被害人年齡最小。


一群90後在騙另一群90後


本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分別出生於1998年、1997年、1993年。而147名被害人中,90後約占了90%,甚至有23名未成年人,至少6人是在校學生,受害者遍布全國各地。


三名90後,當同齡人還在發奮讀書的年紀,他們過早的走上社會,學會用騙來的錢享受生活,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懲罰!


一念之間:從受害人變成行騙人



1998年出生的郟盛,初二輟學就跟著父母外出打工,干過各行各業,學過很多手藝,但一門也不精通,整日渾渾噩噩。


2016年,他網購了一部手機,手機是高仿機,他不但沒有因上當受騙而懊惱,反而異常興奮,他從中發現了發財的「商機」,覺得這樣賺錢輕鬆愉快。


他開始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發布賣各種型號手機的信息,但他手裡沒有真實、穩定的貨源,於是他又從二手交易平台上找供貨商發貨。當然,發的貨都是高仿機或者有質量問題的手機,對於客戶的投訴,他想方設法敷衍了事,甚至乾脆拉黑對方。


發了幾十部手機後,供貨商突然「失蹤」。郟盛已經嘗到了「甜頭」,怎肯就此收手?乾脆明目張胆開始詐騙。


他發布廣告招攬客戶,和客戶說先交定金,然後說型號缺貨,建議客戶買配置高一些的,可是得加錢!再然後說手機被扣了,得交保險費、手續費……


郟盛的騙局,環環相扣,步步緊逼,等客戶左等右等收不到貨,忍無可忍要求退款時,郟盛就會直接把對方拉黑。



冒充警官行騙,

真的警官出現時被害人以為又遇到了騙子


十七歲,本該是花一樣美好的年紀。可是,郟盛卻在當騙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甚至為自己的騙術洋洋自得。


轉眼兩年多過去了,2018年11月,他想起一年前騙過的一個被害人被騙8萬多元,於是他心裡又打起了這個人的主意。


郟盛把自己的QQ頭像變成了一個警官照,然後以網警的身份聯繫這個被害人,聲稱可以幫助退回被騙的錢,但是首先需要繳納協助調查費,讓對方打了1000元錢,然後又聲稱自己的網警侄子會協調加快辦案速度,想辦法退8萬,但是需要辦案費用1萬。被害人這次終於警覺了,故意以沒錢拖延時間,及時戳穿了假頭像、假警官證、辦案程序不合法等諸多漏洞。


當日照警方破獲本案後,在聯繫該名受害人時,他以為又遇到了新騙子,怎麼都不肯相信案子真的破了。


一人富不叫富,

大家富才叫「共同富裕」


郟盛不僅自己行騙,還培養「徒弟」,93年出生的覃駿風拜在了他的門下,騙成了兩筆共1600元,還為他提供帳戶、轉移資金6000餘元,二人構成共同犯罪。


郟盛還有一個相處了一年多的女朋友,倆人已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起初郟盛還瞞著女朋友不給客戶發貨的事,可女朋友知道後不但沒有阻止,還幫助男朋友收錢,成了男朋友行騙的幫凶。


魯檢君提醒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不是用來揮霍的,人生永遠沒有捷徑可走。青少年一定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既要積極抵禦各種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更要做堅定的守法者、護法者,不讓青春蒙塵。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源丨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2P4eW8BMH2_cNUgm99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