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還能吃嗎?蚌埠市疾控中心專家解答

2020-06-17     蚌埠發布

原標題:三文魚還能吃嗎?蚌埠市疾控中心專家解答

聲明: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 違者必究

據相關媒體報道,北京新增本土病例,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活動史,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消息一出,各大超市連夜下架三文魚產品,省市也發布通知嚴查進口三文魚。

伴隨而來的幾個問題也困擾著大家,並引起廣泛討論。

三文魚還能吃嗎?

其他水產品、生鮮食品還安全嗎?

我們如何降低食材本身可能沾染病毒的風險?

來聽聽蚌埠市疾控中心的專家怎麼說。

一問:三文魚還能放心吃嗎?

疾控專家:目前情況尚不明朗,暫時不要吃三文魚,但可以食用其他水產品。

市疾控中心專家解釋,根據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的最新消息,目前尚無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間宿主。在新發地市場的局部場所檢測的三文魚發現了有被污染的情況,污染途經尚待進一步查明。不管怎麼樣,如果有新冠病毒暴露的風險,還是應該小心。普通市民無需過度恐慌,要理性對待,建議大家近期不要食用三文魚,魚蝦等加熱後可正常食用。

目前我市三文魚已全部下架,市民家中如有前期購買的進口三文魚,請用含氯消毒液或75%的酒精消毒後用垃圾袋密封丟棄。如果接觸了相關的病人以及食用了可疑的食品,應當及時進行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如果出現發熱等症狀,要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進行診療,確保健康安全。

另外,暫時不吃進口魚肉海鮮,並不會影響到健康。專家認為,攝入一些豆製品、豆類,正常吃蛋類、奶類和雞鴨鵝肉,還有足夠多的淡水養殖產品,可以讓我們的營養平衡更為合理。

專家提醒,水產品引起的其他傳染病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重要公共衛生安全問題。很多水產品都會有寄生蟲和病原微生物,不潔食入可能傳染疾病。另外,有些病原微生物也可通過水產品傳播,比如在海鮮河鮮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志賀氏菌等等都常有報道,污染風險不可不防。

二問:家庭烹飪如何保證飲食安全?

疾控專家:避免吃生食,將食物燒熟煮透後再食用

新發地的新冠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要慎重處理,避免廚房裡可能受到污染。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微生物繁殖速度更快,而人體胃腸功能和抗病能力有可能下降,更要加倍警惕致病微生物帶來的風險。

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在特殊時期,吃水產品、生鮮食品應謹記以下原則。首先,在市場購物時,須注意雙手清潔,並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離,以保證自身安全。在購買冷凍肉食時,應儘量避免手直接觸碰,比如可以戴手套,把生肉放在獨立的袋子裡。

從市場購買食物後,先用水和肥皂洗手,再去處理食品。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先用水清洗。儘快冷藏所有易腐食品,尤其是肉、蛋、家禽和海鮮。在自家冰箱儲藏時最好獨立封閉包裝。可以將熟食置於上層,生食置於下層。

處理海產品時注意安全,最好戴防護手套來處理生魚、生肉、活海鮮等,防止不慎扎破皮膚。一旦被海鮮劃傷皮膚,應立即清洗消毒,若傷口有異常的疼痛、發紅、腫脹、嘔吐、發燒、腹瀉、低血壓等症狀,立即就醫。

此外,烹制過程中,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盤子等用具要分開,切忌混用,處理食物時要勤洗手,保持手衛生。摸過生魚、生肉、生蛋後,都要徹底洗手。食用的餐具也要進行消毒,避免細菌、病毒殘留。不要食用不新鮮的,甚至已經變質的水產品。食物要燒熟煮透再吃,避免吃生食,尤其是水產品和肉類。

最後也是一直需要注意的一點,勤洗手、勤消毒,做好個人防護。不管在家吃飯還是在外用餐,最好都使用公勺公筷,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減少聚集依然是此刻的重要防控措施,儘量減少聚餐,對自己和家人都是保護。

三問:關乎百姓「菜籃子」的各類場所應當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疾控專家:全面排查抽檢,嚴防各類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市、縣區兩級疾控部門已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前往我市部分大型水產品批發、零售農貿市場和超市,對環境、重點食品及相關從業人員進行採樣檢測。其中,市場環境污染監測包括採樣場所海產品、水產品、禽畜肉類檔口採樣,包括檔口環境、案板、器具物表,儲存冰箱或冷庫內表面,污水等多點塗抹樣品;重點食品種類監測包括進口水產品和冷凍肉類,包括三文魚等魚類、生蚝等貝殼類、冷凍牛羊肉表面塗抹樣品;重點人群監測包括從事水產品銷售、加工等工作的人員咽拭子標本等。通過抽樣檢測,監測我市防控風險狀況。

市疾控中心提示,要高度重視可能引起的風險,各類場所要嚴格按照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做好店內消毒工作以及員工思想工作,防控措施必須落實到位。

要加強採購源頭把控,做好索證索票工作。儘可能避免與養殖或者活體動物、生病動物或變質肉接觸,避免與生鮮市場內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所有員工時刻保持防控意識,要戴好口罩上崗,每天及時更換口罩。保持個人清潔衛生,特別是外出採辦、送餐,以及上崗前、製備食物前、餐前便後、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等,時刻做到勤洗手勤消毒。

來源:蚌埠日報全媒體

記者:張婷婷

編輯:成 凱

監製:成 凱

點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1yexHIBd4Bm1__YR4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