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辭退可獲得補償金!但這類員工是領不到的

2019-06-16   濟寧考研信息網

近幾年市場環境不好,經濟低迷,對於有辭職想法的人,下崗失業的人也不在少數,有些朋友問,自己被單位辭退會有什麼樣的補償?一些用人單位因種種原因會辭退員工。在辭退員工時一些用人單位還習慣直接口頭辭退。現實情況就是如此,相對於用人單位來說,勞動者是弱勢群體。尤其是一些農民朋友,常年在外打工,對法律常識知之甚少,又不想在外地給自己找麻煩,面對用人單位的口頭辭退,也就作罷,不了了之,以至於很多被辭退的員工都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

對此小編有些看不下去了,想為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一下,希望看到這篇文章能讓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利用法律手段為自己贏來更多的利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的,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這裡要注意的是需要讓單位先提出,如果是勞動者先提出的話,那就是自己辭職,是拿不到經濟補償金的。)

按照勞動法的最新規定,用人單位辭退員工時應該做哪些補償呢?筆者總結了一下,勞動合同解除,勞動者能依法得經濟補償金的,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就按工齡計算補償

賠償金按照工齡來計算,也就是說每多一年增加一個月工資。工作滿一年賠償該崗位一個月的平均工資,滿十年賠償10個月的平均工資,而不滿半年的按照半個月來計算,半年以上不滿一年的按照一年來計算。

2、辭職可以領取失業金

解除勞動關係的時候,在寫解除原因時一定要註明「被單位辭退」,憑此合同才能領取失業金,如果是你自己主動辭職的話,只有農業戶口才可以領取,城鎮戶口的話是沒有辦法領取失業金的。這一點咱們一定要注意,除此以外,領取失業金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單位給你繳滿一年以上的失業金。

3、其他情況被辭退需要交付經濟補償金

公司用人因一些原因導致倒閉,經營不善破產,用人單位需提前一個月內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對辭退的員工,除結清應付的薪酬外,還需要根據員工的工齡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沒有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情況下用人單位主動與員工終止合同,且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需要按照規定支付標準支付雙倍賠償金。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用人單位提出降低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工資、工作環境、福利水平等),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單位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

當勞動者因工傷或患病等自身原因不能勝任單位相應工作,用人單位辭退員工,需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勞動者。在協商一致後,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

以上就是當勞動合同解除,勞動者能依法得經濟補償金的情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用人單位為了迫使勞動者辭職而不支付勞動者辭退補償,通常會採取對當事人單方面進行調崗降薪,以低待遇高工作量等不合理的條件逼迫勞動者主動辭職。在這樣的情況下,勞動者可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要求公司支付你經濟補償金。

免責及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