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入睡困難、心煩、胸悶,這些膽郁痰擾的症狀,如何調理?

2019-07-22     本草應急調理

什麼是膽郁痰擾?

膽郁痰擾證,是因情志不遂,膽氣鬱滯,疏泄失職,生熱化痰,膽氣不寧所導致的驚悸不寐或頭暈耳鳴等症狀。

膽郁痰擾的病因是什麼?

膽郁痰擾證,多由精神抑鬱,情志不遂,導致肝膽氣滯,疏泄失職,氣鬱生痰化熱,痰熱內擾。肝與膽互為表里,膽附肝中,膽汁由肝之餘氣所化生。膽汁的排泄和發揮正常作用,有賴於肝的疏泄功能,故肝氣鬱滯,疏泄不及,常可影響膽汁的排泄功能,導致膽氣鬱滯,膽氣不寧,膽汁排泄不暢等。

膽郁痰擾的病機是什麼?

膽郁痰擾證:其主要病機多因情志不暢或精神刺激,導致肝膽氣滯,氣鬱生痰,痰郁化熱,胃失和降,心神不安。

痰濁中阻,也可隨肝氣上升,上犯神明,而發為頭痛。

因痰濁內盛,阻痹胸陽,也可發為胸痹,出現胸部悶痛,身痛徹背或背痛徹心,若痰濁阻滯經筋脈絡,則痰凝氣滯,痹阻不通,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筋絡失於濡潤滋養而發為痿證或痹證,若痰濁內聚於心,或蒙蔽心竅,阻閉心神,或痰郁化火,痰火上擾心神,或痰火熾盛,引動肝風,則可形成癲、狂、癎、中風等證。

總之,膽郁痰擾證雖由膽氣鬱滯而起,但臨床證候實由痰熱所擾,故痰邪作祟,百病叢生,可以出現頭痛,痿痹,心痛胸痹,癲狂癎,中風等痰濁蒙蔽清竅,竄擾經絡,痰凝氣滯,化熱化火等病理轉歸。

膽郁痰擾的鑑別要點是什麼?

膽郁痰擾證:總由肝膽氣鬱,氣滯化火,灼津為痰,或氣鬱生痰,痰郁化熱,痰熱內擾,膽氣不寧,則病發驚悸。

痰熱內擾心神,神不守舍,故失眠心煩。膽氣鬱滯,經氣不利,氣機阻滯,故可見胸悶,脅痛脹悶。痰熱上擾清竅,則眩暈耳鳴。

肝主疏泄,具有調暢情志的作用,也是其調暢氣機功能所派生的。若氣機鬱結,肝失條達,失其柔順舒暢之性,則善太息,情緒急躁易怒。膽熱犯胃,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肝氣隨之上逆,則口苦嘔惡。

《太平聖惠方》認為:「夫膽是肝之腑,若肝氣有餘,膽實,實則生熱,熱則精神驚悸不安,起臥不定,胸中冒悶,身體習習,眉頭傾萎,口吐苦汁,心煩咽干,此是膽實熱之候。」

另外,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均為膽氣鬱滯,痰熱內擾之象。

如何調理膽郁痰擾?

膽郁痰擾證,調理宜清熱化痰,和膽利氣。

「溫膽湯治心虛膽怯,觸事易驚,夢寐不祥,異象感惑,遂使心驚膽怯,氣鬱生痰,涎與氣搏,復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重訂嚴氏濟生方》)。

總而言之,膽郁痰擾的人,會出現長期入睡困難、心煩、胸悶、口苦、噁心等症狀,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一個問題,肝膽濕熱也會造成脅痛脹悶、口苦、噁心、嘔吐、舌質紅等症狀,所以,當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進行辯證,否則選錯調理方法就得不償失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vNN4GwBJleJMoPMb4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