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源 ML遊子,不代表笑談管理立場。如果您認為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我們。
「善弈者,謀局,不善弈者,謀子」,是古人對弈棋之道的經驗性概括。
善謀局者,一子失著,全盤可以彌補;而謀子者,卻常常顧此失彼,一著不慎,全盤皆輸。只有那些胸中謀全局的弈者,才可能使滿盤皆活;而那些只在乎眼前一粒棋子得失的人,則常常會陷於被動。
所以說,高明的棋手與人對弈,總是顧全大局,籌劃全盤,攻守有度,進退得宜,方可穩操勝券。若只注意謀子,一時殺伐雖然痛快,卻忽略了大勢的變化,縱使開頭略有小得,最終也會因劃地自限而失去未來。
棋場亦商場,更是戰場,如何在當今企業如何立足於社會,謀局成為重要的一部分。
「做局」和「做事」有根本區別:
對於一個做局的人來說,萬物皆為我所用,萬物皆不為我所有。
每一件物品、每一項服務、比如:房子、車子、股票、工資、企業、股權等等都只是它的工具,他們的目的不是徹底擁有他們,而是利用他們。
通過更新、倒手、與贖回實現增值,然後推高自己的高度,從而可以運作更多資源。
真正的企業家是謀局的人,這個局謀好了,體系和系統就建立起來了。對於現在的大老闆就是要謀局,把大的架構和體系打造起來就可以賺大錢。
一號人物考慮架構,考慮體系,考慮系統,是「無所事事、無所作為」而處在最高位置,重在把局謀好;
二號人物是指一個團隊事必躬親,有所作為,重在把事做好。
簡而言之,一號人物是天道,是老莊之道;二號人物是人道,是孔孟之道。
另一方面,利潤來自體系,這在西方國家是一個很好的見證。這其中有四大原理:分別是讓能人為你工作、資本、制度和體系。能者居上,智者居側,閒人居下。體系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因此就要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體系。
同時,我們應該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把簡單問題數量化,把數量問題程序化,把程序問題體系化。對於大家都很熟悉的新木桶理論,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做長不做短、做點不做面、做深不做淺以及做快不做慢等四點認識。這就是要求我們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體系。
同時,我們還要複製一個有競爭力的體系,實現複製複製再複製,無限制複製後最終使得成本變為零。這就是實現一個由資本運作到虛擬運作的過程。
我們目前做企業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就企業做企業,另一種就是跳出企業做企業,如張裕葡萄酒有限公司建立酒莊,實現體驗經濟。因此我們要融入一個更大的體系,一個更多、更大、更好、更強的體系之中。
那同時為什麼有的領導人追隨者眾多有的領導者孤家寡人?單從智力的方面很難解釋這個問題。
因為許多高智商的人反而曲高和寡。因此卡耐基講成功70%靠人際關係能力30%靠的是智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情商。所謂情商就是管理自己與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
有這種能力即使你沒有職位沒有頭銜、甚至沒有自由是個囚犯也照樣能夠領導他人。
謀局者的最高境界無論炒股、投資、還是買房,做局都是一個跟人性博弈的過程。
這種博弈分為四種境界:技術——藝術——法術——道術。
縱橫捭闔、抽絲剝繭、設點控局;洞察人性冷暖,解析大眾行為,這一路走來,如果做到遊刃有餘、可收可發,便抵達了「道術」的境界。此時萬事萬物、相生相剋,生來病死,一切在你心裡來去自如。
最強的對手就是你自己。一旦你戰勝了自己,如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最後想要成為謀局者,需明白:
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大我無我,眾生之所求,正是你所舍。
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對周圍的世界有足夠認識,並不斷的精進自己。藉此,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程:涵蓋「思維提升、個人修煉、領導力培養、視野拓展」等,都是實用的工作方法和優秀經驗案例。
如果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 連結,助你的2019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