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100個陌生人索吻,在歐洲的街頭。
在歐洲的街頭,有這樣兩道身影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她們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手中高舉著一張紙牌,
上面寫著:Can I get a kiss ?(可以給我一個吻嗎?)
路過的人有的驚奇地看著她們,
有的笑著詢問她們在幹什麼。
但是更多的還是給這兩個姑娘一個善意的Kiss。
就這樣,兩名姑娘游遍了歐洲,也如願得到了100個陌生人的親吻。
她們在微博上這樣寫道:
「——Can I get a kiss?——Yes, of course you can.
我們從來不知道,原來我們這麼希望獲得愛,當對方那麼慷慨地給我他的吻與擁抱時,我竟然這樣開心。猝不及防,被溫暖了。」
當很多人為一點小事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她們已經在用自己的方式獲得理解、尊重以及愛。
這兩名中國姑娘,一名叫貝貝,一名叫悄悄。
悄悄來自中國四川,大學在澳門讀旅遊管理,
期間到日本、泰國、台灣做交換生,
後來又頂著「台灣不接受大陸實習生」的規定,
硬是憑藉毅力打破規矩,反覆5次申請,終於成為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首位大陸實習生。
而貝貝是個揚州姑娘,在南京大學讀環境工程,
大三那年,她不顧別人的看法,獨自一人背包去了台灣旅行。
正是因為這次「固執」的旅行,
兩個93年的大陸姑娘在台灣相遇了,隨後兩人互相留了聯繫方式。
畢業後,貝貝順利進入了世界500強企業,過起了父母親戚眼中穩定的日子。
而此時的四川姑娘悄悄卻拒絕了澳門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做起了民宿。
她想要打造一個自己夢想中的民宿,資金有限,
她就自己設計、裝修。
期間得到了世界各地「沙發客」(異國旅行時睡別人家沙發的人)的幫助:
巴西的工程師幫她釘木板,美國的夥伴刷木油,塞爾維亞朋友搬木頭,日本大叔幫忙粉刷牆...
而悄悄的生活,也在改變著貝貝對未來和夢想的看法。
我想要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她開始思考著這個困擾著絕大部分人的問題。
在幾番彷徨之後,貝貝瞞著父母辭去了工作,來到了悄悄的身邊。
兩人約定了要一起去旅遊,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
2017年7月,兩個人開始了第一次東南亞旅行。
她們走遍各國的街頭,也「不要命」地闖進熱帶雨林,甚至還拜訪過原始部落......
在她們的旅途中,
遇見過一生坎坷的男同父親,也在貧民區擁抱過對世界充滿希望的女孩Lilis。
一路走來,那些從沒想過的景象一一被記錄在兩人的鏡頭裡
她們將這些經歷發到網上與更多的人分享。
然而收穫的卻是一些網友的抨擊。
在貝貝與悄悄的回憶中這樣寫道:
他們說,女孩子像我們這樣在旅行中搭便車、做沙發客是作踐自己的生命,是在自己找死。
社會對於女性的定義始終是孱弱與保守的,甚至帶著輕視。
但是這兩個姑娘沒有就此停下步伐,反而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世界的美好而努力。
在結束東南亞之旅後,她們踏上了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歐洲大陸,
繼續週遊世界之旅的同時發起了「我的100個世界之吻」活動。
每到一個國家,
她們就會站在街上舉著牌子,上面寫著「Can I get a kiss ? 」。
如果有人願意親吻,她們會邀請這些陌生人塗上口紅,
然後親吻紙張,留下他們的吻印,
並且在紙上寫下他們想對這個世界說的話。
貝貝和悄悄希望這個活動能夠打破性別角色,
在學會保護自己的前提下,
鼓勵更多的女孩,勇敢做自己,勇敢走出來。
雖然心裡豪情萬丈,等到真的要站上街頭向陌生人索吻的時候,
悄悄和貝貝心裡還是很害怕,
以至於第一次上街索吻的時候,悄悄還特意喝了點酒給自己壯膽。
一開始確實遇到些尷尬有趣的事兒,
比如紙牌被風吹了啊。
比如,確實有人走來走去就是不停下來啊……
但更多的還是收穫到了很多驚喜。
在布拉格的廣場,
一群年輕人拉著小提琴,琴聲悠揚,
悄悄卻被一群小孩子圍住,
他們很真誠地問她:「這是真的嗎?
可以親吻你們嗎?」
坐著輪椅的男孩在巴黎街頭遠遠地望著,
父母推著他靠近悄悄,
當他明白活動的意義時,
他通過媽媽寫下自己想說的話:
「想要親吻全世界和你。」
在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下,
一個很帥的爸爸留下了唇印和想說的話,
並且很認真地向女兒解釋活動的意義。
到鹿特丹港的時候,
兩個警察留下了他們的吻,
還給悄悄和貝貝留下了一個禮物,
上面寫著:
很驕傲成為你的朋友。
一個男孩在街頭,
用稚嫩地筆寫下:
「what we imagine can always be real. Always. 」
就這樣,她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很多抱有偏激或質疑想法的人,
展示來自這個世界的善意。
她們這一想法甚至讓威尼斯的警察點贊。
因為忘了帶護照,悄悄被威尼斯的警察帶到了警局。
警局的局長問她為什麼做這個。
悄悄就解釋了自己的初衷,
結果他不但大方放悄悄走了,還參與了兩個姑娘的項目,成為了兩人當天第一個參與者!
現在倆人正在準備「100 kisses from the world」的展覽,
她們計劃帶著這些唇印和故事,走過歐洲,然後回到中國。
用展覽的方式去影響更多的人,對她們說:
「喏,你看,世界其實可以這樣浪漫。」
正如有句話說過的那樣,
當一個人的眼界足夠開闊,他看世界的態度也就充滿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