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胡宗南漢中起義始末

2020-01-17     團結報黨派e家

1949年5月19日,有「西北王」之稱的胡宗南,丟棄西安南逃漢中。為了爭取窮途末路的胡宗南棄暗投明,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習仲勛等人,開始安排有關人士赴漢中進行策反,敦促胡宗南起義。

胡宗南,浙江鎮海人,1896年5月生。畢業於黃埔一期,深受蔣介石寵信,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胡宗南坐鎮西北10餘年,統領40萬大軍,有著最現代化的美式裝備,一直是蔣介石手中的一張王牌。1949年4月下旬,彭德懷指揮的第一野戰軍實施了陝中戰役,一舉突破了胡宗南在渭河南岸的防線,劍指西安。5月19日,胡宗南見大勢已去,放棄經營10多年的西安,倉皇逃往漢中。1932年,胡宗南曾駐軍漢中,還和紅四方面軍多次交手。此時的胡宗南手中只剩下三個兵團25萬兵力。面對大軍壓頂,胡宗南也自知是螳臂當車,內心一片茫然。8月,胡宗南和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密商後,一起飛到重慶見蔣介石,欲放棄漢中及西南轉進滇緬,被蔣介石當面訓斥,胡宗南只好龜縮漢中。8月4日,國民黨長沙「綏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潛和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長沙警備司令陳明仁,在中共的策反下率部起義,對胡宗南更是當頭一擊。

胡公冕勸其起義

為了複製程潛長沙起義的模式,1949年8月,經周恩來策劃,彭德懷、賀龍、習仲勛部署,電示對胡宗南有提攜之恩、師生之情的胡公冕,從上海抵達西安,勸說胡宗南起義。毛澤東對胡公冕策反胡宗南的工作十分重視,曾於1949年8月6日,在給第一野戰軍負責人彭德懷、賀龍、習仲勛的電示中,特地指出:胡公冕已來西安,請你們注意用他去收拾胡宗南部。現在程潛、陳明仁已在湖南起義加入我方,對蔣、桂、胡各部必有影響,給我們以分化各部的機會。

胡公冕,浙江永嘉人,1888年生,1911年參加革命軍。1921年10月,由陳望道、沈定一介紹,在杭州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1月,胡公冕參加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奉命參加黃埔軍校籌建,出任衛兵司令,負責招收黃埔一期學生。胡宗南參加複審時,因身高不足,年紀超齡而被淘汰,經同鄉胡公冕周旋,在黨代表廖仲愷的特許下被破格錄取。11月,胡宗南畢業被分配至胡公冕手下任職。1925年春,在討伐陳炯明的戰鬥中,胡公冕將胡宗南火線提拔,從排長升至營附,後轉任營長。1926年在胡公冕的力薦下,胡宗南升任教導師第二團上校團長。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胡公冕離開部隊回到家鄉,失去與黨組織的聯繫。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後,胡公冕奉中共指示,只身前往甘肅固原,力勸國民黨第一軍軍長鬍宗南不要東進,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作出了貢獻。

張新南下送密信

考慮到胡公冕前往漢中,目標太大,於是,選擇了棄暗投明的張新。張新,浙江浦江人,生於1902年。1925年7月,張新考入黃埔軍校三期步科,曾參加第二次東征和北伐戰爭。1938年5月,率第552團參加台兒莊會戰,在丁字溝與日軍激戰,身負重傷。傷愈後,升任第46師138旅旅長。1940年,畢業於陸軍大學將官班一期。1943年,任第76軍第24師副師長。抗戰勝利後,任第76軍第24師師長。不久,該師改為整編旅,張新任整編第24旅旅長。1947年10月11日,張新在陝北清澗戰役中被俘,入山西興縣晉西北解放軍官團高級隊學習。1949年初,派赴第一野戰軍聯絡部工作。

張新在臨出發時,受到彭德懷、賀龍和習仲勛的接見。在胡公冕的耳提面授下,攜帶胡公冕給胡宗南的密函和中共西北局文件,出西安,過寶雞,越過秦嶺封鎖線,南下漢中策反胡宗南。張新喬裝行至褒城,遭保密局哨卡嚴查,落入特務手中。張新與胡宗南同鄉,同為黃埔校友,有袍澤之情,私交甚好。對其如何處置,胡宗南思考了兩天,讓士兵將張新押到綏署胡的住地來。張新見到胡宗南,寒暄數句,便將腳上穿的一隻鞋脫下,遞給他說:「胡長官,這是胡公冕先生要我專程送來的,鞋底里有文件,有信,內容我不知道,請你自己拆開來看。」胡宗南接過張新遞來的鞋子,拿到裡間臥室,拆開鞋縫,翻看了胡公冕的來信與中共西北局文件,然後出來與張新繼續談話。張新談了被俘後的情況和對當前局勢的看法,胡宗南只聽不說。其後,胡宗南突然轉移話題,頗含深意地問張新:「那邊對文天祥這樣的人,認為好不好?」張新聽出胡宗南話中有因,回答說:「文天祥,從歷史上看,不向異族屈服,為民族盡節,當然是好的,所以人民尊他為民族英雄。但你我所做的事……我們不可能變成文天祥。」胡宗南無語,張新知趣告辭。

胡宗南動了起義念頭

當晚,胡宗南請來他的親信朱亞英。胡宗南開門見山,說前幾天彭德懷釋放了張新旅長,讓他帶來一封親筆信,建議起義投誠,共方保證以禮相待。朱亞英說,張新帶書赴漢,乃千載難逢之機,提醒胡宗南不要坐失良機。胡宗南聽後,在室內躑躅良久。

第三天夜晚,胡宗南和張新繼續談話,了解中共的政策和近期陸續起義的國軍將領的安置。根據張新的回憶,他和胡宗南共有三次談話,效果一次比一次好,胡宗南在蔣政權垮台之際,被中共曉以民族大義所感,的確動了棄暗投明的念頭。

1949年10月15日,胡宗南收到蔣介石密電:立即赴台,有要事相商。兩日後,胡宗南返回漢中。此時的胡宗南態度大變,一下飛機,立即下令將張新交侍勤隊嚴管,並召開高層會議。11月28日,張新被敵特押解四川。12月23日,張新在四川金堂脫險。1950年1月起,張新曆任西南軍區高級參謀、西南軍區軍官教導團副團長、西北軍區工作團教導團團長等職,負責改造起義軍官工作,屢受表揚。1952年7月,張新轉業回鄉。1959年11月起,張新曆任浙江省政協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屆委員。撰有《回憶我在黃埔軍校的日子》《我所知道的胡宗南》等文史資料。1984年9月,張新被批准離休。1985年8月13日病逝,享年83歲。

胡宗南一生效忠蔣介石,深得其信任並委以重任。誰也想不到,這個愚忠的「西北王」也曾在漢中萌發過起義的念頭。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郭松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ijgt28B8wMrh2Li3F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