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韓在三亞有套房

2020-12-14     媛創課堂劉媛媛

原標題:小韓在三亞有套房

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我才知道,公司新來的同事小韓,在三亞有套房

最近我不是在為直播招聘客服管理人員嗎?洋哥就給我推薦了小韓。

小韓來自陝西的一個小城市,在當地做體育老師,之前和洋哥在三亞做過同事。

洋哥跟我說,小韓這個人靠譜,人品好

第一次跟他吃飯,談到他家庭狀況的時候,他提到自己老婆是個特別好的人,是那種發自真心的讚美。

你就知道這個人是錯不了的,因為他從來都不會朝三暮四

當時聊了幾句,我就決定跟他合作。

今天第二次吃飯,他告訴我,他在三亞有套房。

我說你在三亞的時候工資才多少?他說也就3000多。

我說3000多怎麼買的房?

01肯吃苦,會省錢

小韓在海南上大學,是個體育生,畢業之後留在當地,在一家酒店做康體部的服務管理,第一個月的薪資1000多塊錢,那個時候他青梅竹馬的女朋友在陝西也完成了學業,去投奔他,一時半會找不到工作。

他們在三亞租了一個超級便宜的城中村,一起吃了整整一個月泡麵。

小韓說那是他們最窮的日子,後面近況慢慢好起來了。

小韓的薪資開始慢慢增加,從1000到了3000到了4000。

酒店是包吃住的,但因為女朋友需要租房,所以他就跟女朋友住在一起。

女朋友找了銷售的工作,學歷不高,但好在能說會道,幹活積極,所以在銷售上很快也走上了正道。

他們工作了五六年,攢了將近30萬元,就決定在海南買房。

當時三亞靠近機場那一塊的房價大概9000多一平,他們攢的錢加上透支信用卡的錢,剛好可以買到三亞一個80多平的房子,就這樣他們把房子買了。

不得不說這個決定是很大膽的,因為大多數畢業了3~5年的人,都不敢借款買房。

但是小韓跟他女朋友預期到未來的收入是很穩定的,於是下決心透支信用卡。

其次,一般人不會像他們一樣,攢下這麼多錢。

真心問大家,你們在工作3~5年的時候,一共攢了多少錢?人家攢了快要30萬。

怎麼攢到的?

除了剛開始第一個月的泡麵,小韓說他薪資大概4000塊的時候,每個月可以攢下3000多塊錢,這樣工作五六年,手上也有10來萬快20萬了。

女朋友剛開始做銷售,肯定不能很快開業績,不過後面步入正軌,也有了收入,兩個人薪資加在一起,都不捨得花,很快就攢到了將近30萬。

拿下房子之後,他們就開始了長達20年的還貸生活,一個月需要還貸2300塊錢。

小韓後面的薪資越來越高,他在做酒店管理人員的時候,會接一些私教課。

他本身是體育生,各種運動包括瑜伽都很精通,所以到冬天,很多酒店就會找他做私教課老師,到後面他乾脆把工作辭了,專心做私教。

每天他可以接到2~3個課程的邀約,排下來,一個月的收入比上班還要多,所以還貸款壓力不大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很容易把生活的苦難誇大。一輩子當房奴,聽起來很痛苦,但真的做起來沒有那麼難。

02把努力換成資產

當他們把房子拿到手之後,一個月內,房價就上漲了,到現在他的房子已經翻了三倍,買的時候80多萬,賣的話,小韓說他還真動過心思去賣,已經到了200多萬了。

這個時候房子不再是錢,而成為了資產。

小韓出生在一個陝西的農民家庭,他說在那個年代,爺爺奶奶離了婚,爺爺當時背信棄義,找了另外的人,奶奶很勇敢很大義,毅然決然地決定帶著爸爸留在村子裡面繼續生活。

她很強勢地跟當地村委會要了一塊莊子,就此紮下根來,把他爸爸帶大,同時把孫子輩的四個孩子也都帶大了。

他是家裡的老四,家境並不富裕,能在三亞買套房,之後的開銷和生活就很簡單了,他跟女朋友後來結了婚,在三亞也生了孩子。

餘下的人生本來是自由靜好,不過他們決定回老家,因為父母和奶奶都已經老了。

回到當地的小韓,變成了一名體育老師,妻子在當地開了一家食品店,也是過得紅紅火火的。

畢竟有一套房子在三亞,心裏面很踏實,不管是父母將來是生病,還是孩子考學需要用大錢,他們都可以隨時隨地把三亞的房子賣了。

而在當地,他們也籌備著錢去買一套新房

這個小故事很有啟發意義,一個人想在城市裡面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沒有那麼難。

為什麼當代年輕人喜歡呼喊,可能真的有一個原因是,大家花錢太多了

我們這一代人被生活給慣起來了,自尊心非常強,讓我為老闆打工,讓我為五斗米折腰,讓我為了房價而低頭,這不是要我的命嗎?

可是從我們往上數的幾代人,別說買房買車,就連求個溫飽,都是要低下頭的。

我當年上大學的時候,對於普通人在城市裡如何紮根這個問題充滿了焦慮和疑慮。

但是有很多普通的年輕人他們都做到了,無非是幾點,第一肯吃苦,第二會省錢,第三,趕著國家發展的高速期,房價上漲期,把錢換成了資產。

03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有人說攢錢那麼苦,什麼都不能吃,不能花,不能享受。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我們的祖先在進化尚未完成的時候,作為一個猴子,在大草原上被所有兇猛的動物所追趕,他們只知道活著。

那個時候沒有人會談生活質量,只是現在倉廩已足,我們開始思考更有意義的生活了。

不過人生不就是這樣嗎?苦個幾年甜個幾年,有承擔才有享樂,有存儲才有消費,有付出才有回報。

年輕本來就不是一個享樂的年齡,毫無積累的我們把每一天的努力都換成了獎勵,站在父母的肩膀上蹦迪,這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要趁著年輕,及時把你的努力換成資產。如果你把賺來的錢都花出去,那麼你賺來的就是錢,如果你及時地把錢存下來,並且置辦成增值的東西,你賺來的,就是資產。

這是一個人到了30歲的時候,手上一定要有的東西。

勇於在生活的大海當中沉下去,有朝一日才能夠浮起來。

本文來源:公眾號 @ 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hkIX3YBX2TYn2u-V8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