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是治療孩子拖延症的良藥

2019-10-27     父母圈

今天帶著幾個孩子一起玩心理遊戲,一邊遊戲一邊聊天。問起他們想到媽媽的時候會有什麼感覺?「 我的媽媽像爸爸 」 「 我的媽媽很溫柔 」 「 我的媽媽很愛我 」……這些6.7歲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開始表達對媽媽的忠誠和愛。

為什麼媽媽會像爸爸?我忍不住問。因為媽媽說她又是媽媽又是爸爸,原來媽媽一個人把全家的活兒都乾了,標準女漢子一枚呀!

後來媽媽反饋說:因為爸爸工作很忙,基本上家裡大小事物她能幹的都干,照顧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性子很急,對孩子沒有一點耐心。總是會催促他,越催越慢,到現在已經成了拖延。

我們暫且不管爸爸是不是很忙。先來看看為什麼媽媽越催,孩子越慢,最後成了拖延。

首先,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年齡狀態,他的速度可以達到的基本水平;

其次,父母的催促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處於緊張狀態呈現不知所措的行為模式;

再則,對於父母催促達不到時引起了內在阻抗;

最後,父母催促自己無法達到時,父母的責怪和訓斥會讓孩子害怕自己做錯,越怕做錯越是犯錯。

如果父母能夠不施加任何情緒的等待孩子,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有他自己的時間節奏。他會根據自己的時間節奏來調整適應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而我們父母需要做的只是用心等待,理解他的速度,感知他的節奏,尊重他的調節,最後慢慢的把他自己的人生交給他自己,在他需要你幫助的時候給到他足夠的支持和協助,這樣就夠了!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gr-D24BMH2_cNUgh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