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世界老年痴呆日|戴秀珍主任訪談:老年痴呆的早期識別與預防

2019-09-21     藍十字腦科醫院

今年9月21日將迎來第26個世界老年痴呆日,活動主題是「積極預防干預,守護愛的記憶」。老年痴呆,又叫阿爾茨海默症,目前全球每3秒鐘就有一位老年痴呆患者產生,陷入記憶的困擾。老年痴呆已成為中老年健康的「第四大殺手」。那麼到底什麼是老年痴呆?如何早期識別老年痴呆症狀?老年痴呆如何預防、護理和治療?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內科3B病區主任戴秀珍為大家講解關於老年痴呆早期識別與預防等相關知識。

視頻加載中...

戴秀珍主任提醒:「老糊塗老糊塗,老了就會犯糊塗,」多數人對老年痴呆存在認識誤區,認為痴呆是自然衰老的結果,老了都會糊塗,沒必要治療。其實,老年痴呆是一種慢性病,要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早期老年痴呆每過一年,發展速度越快。及早發現,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科學治療,就能夠越及時有效地延緩病情的發展。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的「到2022年和2030年,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的目標要求,增強全社會的老年期痴呆預防意識,推動預防關口前移,上海市衛生健康委近期印發了《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與干預核心信息》。

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與干預核心信息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類型,表現為記憶減退、詞不達意、思維混亂、判斷力下降等腦功能異常和性格行為改變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年齡越大,患病風險越大。積極的預防和干預能夠有效延緩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一、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培養運動習慣和興趣愛好,健康飲食,戒煙限酒,多學習,多用腦,多參加社交活動,保持樂觀的心態,避免與社會隔離。

二、降低患病風險。中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卒中、抑鬱症、聽力損失、有痴呆症家族史者,更應當控制體重,矯正聽力,保持健康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水平。

三、知曉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跡象。包括:很快忘掉剛剛發生的事情;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務變得困難;對所處的時間、地點判斷混亂;說話、書寫困難;變得不愛社交,對原來的愛好失去興趣;性格或行為出現變化,等等。

四、及時就醫。老年人若出現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跡象,家人應當及時陪同到綜合醫院的老年病科、神經內科、精神/心理科、記憶門診或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就診。

五、積極治療。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改善認知功能,減少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照護人員負擔。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開展感官刺激、身體和智能鍛鍊、音樂療法、環境療法等非藥物治療。

六、做好家庭照護。家人掌握溝通技巧、照護技能以及不良情緒的調適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協助而不包辦,有助於維持患者現有功能。應當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佩戴防走失設備,預防傷害,防止走失。

七、維護患者的尊嚴與基本權利。注重情感支持,不傷其自尊心,溝通時態度和藹,不輕易否定其要求。尊重患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給予患者自主自由。

八、關愛照護人員。患者的照護人員身心壓力大,要向照護人員提供專業照護培訓和支持服務,維護照護人員身心健康。

九、營造友善的社會氛圍。加強社會宣傳,減少對患者的歧視,關愛患者及其家庭,建設友好的社會環境。

(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eXzUm0BJleJMoPMCm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