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曾說:「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將華夏文明、印度文明、羅馬文明與埃及文明這四大人類文明匯聚一點,這個點,不在別處,就在新疆南疆。」
她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博物館和活化石;
她有世界上連片面積最大的
316萬畝野生胡楊林資源;
她是全國最大的棉花集散地,
年儲運棉花100萬噸;
她曾是古絲綢之路上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
尉頭國漢唐驛站———唐王城;
她就是團結安定,富足祥和,
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的巴楚縣!
它北倚天山,
南牽玉河,
處於葉爾羌河下游平原,
像一位亭亭玉立的春神,
點綴著沙海邊上的古老土地。
每年10月中下旬,
南疆巴楚就進入了最美的季節,胡楊林黃了!
在水面上的倒影波光粼粼,
人在裡面就像走進了一副風景畫…
阿納庫勒海的粼粼波光
唐王城風蝕的滄桑
曲爾蓋落日的餘暉
胡楊林金色的水中倒影
這一切構成了巴楚一年中最好的時節
這是巴楚最好看的時節。
十月的巴楚,落英繽紛,極目金黃。走進胡楊林,感受千年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靈魂觸動。夕陽下,生命在胡楊林中肆意燃燒,綻放出震撼人心的金色光芒,與碧水藍天形成了一幅夢幻般的畫卷。
在巴楚紅海灣,三千年的胡楊林見證了兩千多年的巴楚歷史文化,他們相互依偎,讓這裡成為世界上古老又罕見的胡楊林。
這裡水域遼闊,野鳥成群,蘆葦茫茫,316萬畝的原始野生胡楊林一片金黃。難怪有人說,這不是胡楊林,是「胡楊海」!
這是巴楚最好玩的時節。
漫步於紅海、黑山景區及夏河林場等地,穿行在城池、驛站、長亭的古道小徑,仿佛能看見大漠裡騰然而起的狼煙,夕陽下漸行漸遠的駝隊馬幫……千年絲路傳奇在此重演,尉頭古國風情令人迷醉。
這是巴楚最好吃的時節。
攝影:83小鍾
巴楚縣境內有羅布麻茶、巴爾楚克羊、巴楚蘑菇、巴楚烤魚、巴楚涼拌粉、巴楚涼拌菜、巴楚烤牛、巴楚烤駱駝、巴楚烤魚、巴楚烤雞、巴楚面肺子、巴楚烤肉、新疆肉蓯蓉等特產。
中國最大的饢坑——巴楚縣「絲路第一饢坑」
水邊林蔭間,涼風陣陣,樹影搖曳,瓜果飄香。與好友席地而坐,看百鳥飛翔,錦鱗游嬉,體味生活自由閒適;品大漠烤魚,特色羊肉,感觸西域美食舌尖上的誘惑。
今年十一黃金周,
喀什巴楚縣紅海景區共接待遊客7.54萬人次,
同比增長231.5%!
旅遊綜合收入1447.62萬元,同比增長214%!
景區旅遊接待量實現爆髮式增長,
南疆旅遊真正熱起來了!
巴楚旅遊真正熱起來了!
巴楚縣到底做了什麼?
巴楚縣這些年有哪些變化和進步?
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這「了不起」的巴楚縣!
巴楚縣這個身處在新疆西南端的沙漠周邊城市,
擁有著如同魔都般的璀璨!
現代的巴楚古而不老
喀什河穿城而過,一幢幢的高樓林立
今天,繁華的街市熱鬧非凡!
巴楚是喀什地區的一個縣
也是在喀什境內距離喀什最遠的一個縣
路程270公里左右
開車約3小時左右可達
巴楚也是上海對口支援新疆的一個縣
在巴楚縣城有個標誌性的建築東方明珠
尤其晚上亮燈的時候更漂亮
離縣城很遠就能看到它
就像海上的燈塔似的
上海的浦東有條世紀大道,這裡也有一條
這不是巴黎,也不是上海外灘東方明珠,這是上海援建新疆西北第一高建築喀什巴楚電視塔。總投資1.5億,塔高230m,具有電視信號傳播和轉播,觀光遊覽等作用,在當地屬地標性建築,被成為巴楚東方明珠塔!
夕陽西下,整個縣城被一層金色的薄紗籠罩
行走在小河邊,仿佛置身於塞外江南
小船在河中飄蕩
噴泉在水中歌舞
遠處望去,燈塔在璀璨閃耀
這樣的小城,怎讓人不留戀?
如今的巴楚更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充滿柔情與色彩,讓人心動。
巴楚素有「喀什東大門」之稱,
是南疆與11個縣市接壤,
國道314線、省道215線、
「三莎」高速、「阿喀」高速和
南疆鐵路貫穿縣境,
是全國人流、物流
由此進入喀什直至中亞的重要通道,
是喀什、克州、和田三地的交通樞紐,
是南疆重要的客貨集散地之一,
也是喀什地區東北部經濟圈的核心。
今天,巴楚正在依託
絲路人文優勢,
挖掘歷史文化底蘊,
正在打造南疆人文特色鮮明的新巴楚,
一座「南疆絲路文化之城」,
以其古老之文明、沙漠之綠洲、胡楊之故鄉、
景色之壯美而內涵和外延,
正在新疆大地上耀然升起。
建置沿革
古代:
漢為西域尉頭國地。
三國、北魏時屬龜茲。
隋時屬疏勒。
唐代為安西都護府下屬的尉頭州。
元代屬別失八里行尚書省。
明代屬東察合台汗國,後屬準噶爾。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設葉爾羌辦事大臣,巴楚歸葉爾羌管轄,是阿克蘇與葉爾羌、喀什噶爾間的軍事、交通重鎮。
清光緒三年冬(1877年)清軍劉錦棠率部平定阿古柏之亂,駐紮在巴爾楚克。乾隆年間設軍台,稱巴爾楚克台,為葉爾羌到阿克蘇十六軍台之一。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築瑪拉巴什城。
近代:
清光緒九年(1883年)置瑪喇巴什直隸廳,屬喀什噶爾道。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直隸廳改設為州,稱巴楚州,隸莎車府,下轄八大莊。
民國二年(1913年)改設巴楚縣,屬喀什噶爾道。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喀什行政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屬喀什督察專區。
現代:
1949年後,先後屬喀什專區、南疆行政區。
1956年復改喀什專區。
1978年後屬喀什地區。
今天的巴楚縣已不同往日
從一片荒涼到金碧輝煌
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每個巴楚人感到自豪
2016年8月,巴楚縣召開撤縣設市動員大會,號召、動員全縣各級黨政和廣大幹部群眾迅速行動起來打贏撤縣設市攻堅戰
此外,更是制定下發了撤縣設市工作實施方案以及目標任務,為撤縣設市拉開序幕。
如今的巴楚縣建設的越來越好,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被評為「新疆特色小鎮」——喀什地區巴楚縣色力布亞鎮。來到喀什噶爾如果沒去過素有「南疆第一鎮」之稱的巴楚縣色力布亞鎮,也是一種遺憾。這裡的「星期四巴扎」遠近聞名,是南疆三大鄉村巴扎之一。
都說北疆看風景,南疆看風情,巴楚,有廣博的自然風光,更有你想要的人文風情。
在巴楚,不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深深庭院,盛大節日,婚嫁喜慶,文藝晚會,到處可見歌舞、刁羊、賽馬、摔跤等活動,引人入勝,回味無窮。在這裡,西域風情盡顯無遺,尤其是曲調樸實、風格豪邁,粗獷的刀朗歌舞更是別具一格,是新疆民間藝術魁寶。
喀什巴楚紅海景區 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寬,高樓大廈也越來越多。
一個有實力、開放、美麗、幸福的巴楚縣,
正在向我們走來~
巴楚縣
一個備受寵愛的地方
未來的巴楚縣
將值得我們期待,更讓所有人羨慕!
讓我們為巴楚加油!
願她未來更加繁榮昌盛!
轉自新疆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