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20中國(太原)人工智慧大會將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本次大會將是一次規格高、影響力大的人工智慧行業盛會,也是太原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一次探索和實踐。兩院院士、資深教授、業界專家等將共同聚焦人工智慧和信創產業,還將舉辦2020中國(太原)人工智慧大會主題展覽。
2020中國(太原)人工智慧大會為何由晉源區來具體承辦?晉源區政府副區長劉愛民坦言,這和晉源區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分不開的。
建設大數據產業園,打造智創基地,建設人才公寓,簽約阿里雲……這一年來,晉源區在信創產業發展方面可謂是動作頻頻、亮點紛呈。
大數據產業園區助力高質量轉型發展
今年3月26日,晉源區「三帶六園」建設全面啟動,長風商務區樓宇總部經濟帶、晉陽湖夜經濟和假日經濟帶、西山文化旅遊經濟帶示範引領、蓬勃發展,大數據、先進位造、綠色包裝、現代物流、生物醫藥及花卉等六大產業園百舸爭流、齊頭並進,掀開晉源區高質量轉型發展項目建設大幕。
晉源區以建設大數據產業高地為目標,搶抓5G發展的歷史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圍繞新基建,打造集數字產業、智創基地、科技服務、創新中心等四大板塊為一體的4萬平方米大數據產業園區,出台免費入駐、稅費減免、全程代辦等政策,引進、培育一批大數據領軍企業,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努力形成以數據為基礎的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
大數據產業園區主要圍繞智慧城區、雙創中心、研發中心、外包服務、基金投資等功能,建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園區。三年內,預計實現稅收10億元,培育高新創業企業100餘家,帶動就業2萬餘人。目前已累計入駐百度、移動、浪潮等41家龍頭企業,與阿里、華為等優質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正引進20餘家高附加值數字產業項目。
青運村智創基地爭創省級智創城標杆
占地1.5萬㎡的青運村智創基地,集數據存儲、軟體研發、科技孵化、人才培育等功能為一體。4月17日,晉源區智創基地入駐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青運村舉行。目前,已簽約山西大地紫晶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山西長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廈門蝌蚪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科技創新龍頭企業。
其中,大地紫晶是國內唯一掌握藍光存儲核心技術,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光存儲科技企業,也是國內領先的超融合安全雲存儲系統方案和服務提供商。大地紫晶項目累計將投入35億元資金,引進5條藍光光碟生產線和5條存儲設備裝配線,裝配冷數據光存儲設備1000台,熱數據模塊化機櫃500個,存儲容量可達到200PB。粗略估算,可支撐太原全行業數據存儲2-3年,將有效匯聚政府電子政務、衛健、應急、交通、公安、教育、金融及通訊運營商、網際網路公司等相關數據資源,構建數據類型最全、權威性最高、規範化最好的大數據資源池,用大數據技術賦能政府治理。
下一步,青運村智創基地將利用3-5年時間,完善創新創業全鏈條功能,引進一批國內外一流優質的高科技創新企業,充分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全力打造「雙創」升級版,爭創省級智創城標杆項目,力爭實現稅收2億元,帶動就業1萬餘人。
人才公寓「梧桐樹」引得「鳳凰」到晉源
晉源區堅持引資引技引智並舉,高標準配套360套、6.3萬平方米精裝修人才公寓,實現拎包入住。制定並落實一攬子人才引進、家屬安置、子女就學等優惠措施,下硬功夫打造發展軟環境,讓更多「千里馬」競相馳騁。
晉源區人才公寓位於山投青運城小區,毗鄰晉陽湖,環境優美、生活便捷、交通便利。小區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有餐廳、超市、銀行、衛生服務中心等各類便民服務點,以及游泳場、健身房等娛樂休閒場所,已具備入住條件,可同時滿足1000餘人居住。目前,共引進各類人才4033人,包括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及事業單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以及農村實用人才等。其中,具有博士學歷的有14人,碩士學歷的有128人,大學本科學歷的有2264人。
下一步,晉源區將建立人才信息庫,對各類人才實行動態管理,完善人才公寓資格准入、公平分配、日常運轉、有序退出等各項制度,為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舞台。
阿里雲創新中心推動數字化轉型
今年10月,山西省重點雙創項目——阿里雲創新中心(太原)與晉源區正式簽約落地,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在山西落地的首個雙創孵化基地,將進一步推動山西產業升級和數字化經濟轉型發展,開啟山西數字經濟發展新時代。
阿里雲創新中心依託太原國投大廈,通過整合阿里巴巴集團在電商、金融、物流、大數據、雲計算、新零售等優勢,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阿里生態支持,打造集電商交易、人才孵化、短視頻運營中心和創新創客基地為一體的山西省網際網路生多生態產業園區。目前,阿里雲創新中心入駐企業已超過30家。
近日,阿里雲創新中心開展了「濃濃山西情,最暖是故鄉」線上創業節活動,共有上百家海內外企業參與,為打造山西省網際網路生多生態產業園區貢獻熱情。
乘著2020中國(太原)人工智慧大會強勁東風,晉源區將秉持「企業至上」服務理念,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區、人才強區三大戰略,全方位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為高質量轉型發展積聚創新動力、釋放創新活力,開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