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類來說,一生之中成長速度最快的時期莫過於從出生到3歲這段時期。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時期,我們學會了簡單的肢體語言,簡單的語言能力,翻身、爬行、走路等等,最關鍵的是形成了我們對這個世界最開始的認知。不過,如果你仔細想想,你還能回憶起3歲之前都發生過什麼事情嗎?
事實上大多數人是無法回憶出來的,我們記憶的起點可能在幼兒園,也可能在小學,很少有人能夠喚醒自己3歲以前的記憶,這些記憶都去哪兒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分析,這可能是我們缺少喚醒這段記憶的鑰匙。0-3歲是嬰兒期,在嬰兒期內的記憶一般是通過非語言形式來記錄的,當我們熟練的掌握語言後,我們反而不能用語言來講出我們的早期記憶了。
從科學的角度說,和其它哺乳動物不同的是,嬰兒期內人類的大腦發育的並不完善,需要十幾年的繼續發育,並且嬰兒期內的兒童沒有辦法形成完整的意識,他們還沒有學會如何將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有條理的聯繫起來,也無法對一個具體的事物擁有完整的概念,形成深刻的記憶。
而且,人類在出生以後,大腦皮層的海馬區部分還在繼續發育,海馬區每天都會誕生很多新的神經元,這些新的神經元勢必會影響到現存的記憶,因此,經過幾年的成長發育之後,海馬區的神經元早已更新換代,我們那時又沒有意識刻意去記住一些事情,無憂無慮的時光也不會耗費在回憶之中,因此,那些久遠的記憶就永久被封存了起來。
近年來,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在三歲以前和三歲以後的大腦似乎並不相同。無論是大腦的結構還是神經結構都有細微的差別,這些細微的差別很可能就會導致記憶的形成和儲存,或者說,兩者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對這個世界的意識也不相同。
一般而言,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對於我們來說特別痛苦抑或特別快樂或者是極其重要的事情。成年人有七情六慾,有慾望和野心,每天都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而嬰兒不同,他們對事物的判斷是非常簡單的,不摻任何雜質。這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每天都是新的,沒有任何必要去回憶任何東西。
在筆者看來,之所以早期記憶會喪失,是因為我們那時候並不懂得身邊的人和事對於我們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有小的期待去獲取,但沒有任何失去的擔憂。況且,那時的我們每天都在不停的認識新的事物,掌握新的技能,本就發育不完善的大腦哪還會儲存那些美好的時光呢?如果有人可以回憶起最初的那份記憶,我想那一刻應該是非常幸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