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進)的「進」,古人為什麼寫成一隻鳥(隹),一隻腳(辵)

2019-10-29     談藝錄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講《說文解字》「辵」部的三個漢字:遦、䢱和進。其中遦、䢱兩個字均是生僻字,已不常用,「進」字後來簡化為「進」,是現代漢字的常用漢字,因此,今天的重點漢字是「進」。三個字詳情如下:

1、遦。讀guà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遦,習也。從辵,貫聲。」形聲字,本義是習慣。所以這個字在古漢語裡也通「貫、慣。」

徐鍇的《說文系傳》:「《春秋左傳》曰:『使盈其遦。』當作此字。」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亦假貫,或假串。《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曰:『貫瀆鬼神。』《釋詁》:『貫,習也。』《毛詩(大雅·皇矣)》曰:『串夷載路。』」《左傳》這句話原文是:「貫瀆鬼神,慢棄刑法。」大意是:慣於褻瀆鬼神,輕慢拋棄刑法。

遦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遦字的小篆寫法)

2、䢱。讀dú。《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䢱,媟(xiè)䢱也。從辵,<瀆省去三點水>聲。」形聲字。本義是褻瀆。徐鍇《說文系傳》:「不以禮自近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今經典作瀆。」《玉篇·辵部》:「䢱,遦也。」另有一說,走前頓之貌。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需部》:「䢱,據《說文》則與嬻同。按:字從辵,當訓<辵枼>䢱也,走前頓之貌。」未見典籍有應用實例,故暫不舉例。

䢱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䢱字的小篆寫法)

3、進。讀jì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進,登也。從辵,閵省聲。」這個字1986年《簡化字總表》簡化為「進」。進是現代漢語常用字。

這個字的解說有爭論,許慎認為是形聲字,但後世專家多認為不妥。高鴻縉《字例》:「(甲骨文)字從隹,從止,會意,止即腳,隹腳能進不能退。故以取意……周人變為隹辵,意亦同。不當為形聲。」因此,我們需要看一下這個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進字的字形發展)

顯然,高鴻縉的說法相對更靠譜些,因為甲骨文字形里,就是一隻鳥,一個腳。因為人們觀察鳥的腳不會向後走,所以進的本義為前進。

(鳥向前走的腳印)

也就是說,有兩種說法:許慎認為是向上,即「登也。」如上所說,後人認為是前進。

匯總兩種說法,我們把進的本義匯總為向前;向上移動。《玉篇·辵部》:「進,前也。」(你看,《玉篇》認為就是前進。《詩經·大雅·常武》:「進厥虎臣,闞如虓虎。」鄭玄箋稱:「進,前也。」即衝鋒兵車先進軍,吼聲震天如猛虎。現代漢語也用這個意義,如《義勇軍進行曲》:「前進、前進、進!」

(義勇軍進行曲)

本義之外,進還有很多用法,舉常用的說說:(1)行。《廣雅·釋詁一》:「進,行也。」《周禮·夏官·大司馬》:「徒銜枚而進。」鄭玄註:「進,行也。」

(2)長進,進步。《廣韻·震韻》:「進,善也。」《史記·樂書》:」禮謙而進,去進為文。「裴駰集解引鄭玄曰:「進者,謂自勉強也。」杜甫《送十五弟侍御使蜀》:「喜弟文章進,添余別興牽。」用的也是這個意思。

(3)促進,增強。《商君書·農戰》:「壹則少詐而重居,壹則可以賞罰進也,壹則可以外用也。」可以促進、增強賞罰的效用。

(商鞅像)

(4)出仕。比如《孟子·公孫丑上》:「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天下安定就入朝做官,天下動亂就辭官隱居,這是伯夷的處世方法。又比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也用這個意思。

(5)引進,舉薦。《呂氏春秋·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高誘注稱:「進,薦也。」通達時對人的禮遇,顯貴時對人的舉薦。

(6)提升;提拔。《漢書·孔光傳》:「退去貪殘之徒,進用賢良之吏。」《晉書·桓溫傳》:「進溫征討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諸軍事。」其中的進,都用這個意思。

(7)奉獻;送上。《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但到處,聞劉豫州,皆爭進飲食。」聽說劉備來了,都爭相送上飲食。

(《三國演義》里的理姓與劉備)

(8)靠近。《禮記·檀弓上》:「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嫂叔之無服也。蓋推而遠之也。」鄭玄註:「或引或推,重親遠別。」你看:對於喪服的穿著,古人有多講究。

(9)超過。《莊子·養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大意是: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規律,比起一般的技術、技巧又超出了一層。

(10)進入。《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

(空城計時的司馬懿)

(11)收入的錢財。《史記·高祖本紀》:「蕭何為主吏,主進。」裴駰《史記集解》引文穎曰:「主賦斂禮進。」蕭何當時是縣令的屬官,掌管收賀禮事宜。

(12)房屋分成的前後層次。比如《西遊記》第一回:「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右邊一路,一間一間的房子,都有兩進。」現代漢語也這樣用。一進院子,二進院子。

(13)效。《洪武正韻·震韻》:「進,效也。」未見典籍有應用實例,故暫不舉例。

此外,進還用作姓氏。《姓苑》有載。

進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進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37,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B7UGW4BMH2_cNUgVA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