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被朋友拽去看動畫片,一開始我半信半疑,一個被拍過那麼多遍的傳統故事,還能拍出什麼新的東西麼?
看過之後,變成大型「真香」現場。也太感人了叭,哭了T-T 兩個小時感覺還沒看夠,就結束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80後導演餃子執導、編劇的國產動畫電影,7月26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上映短短一個半小時,票房就突破一億,創造了國內動畫電影票房破億最快的記錄。
上映不到一周,27萬豆瓣網友打出了8.7的高分,成千上萬人看後淚目,不由在自己的朋友圈為《哪吒》叫好。
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國產動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看過這部電影,你在哭什麼?
關於我是誰
《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其煉成靈珠和魔丸兩顆,靈珠可以投胎為人,而魔丸將等待3年後被毀滅。
上天選中將「靈珠」托生在哪吒身上,卻陰差陽錯被人掉了包。本應成為靈珠轉世拯救蒼生的哪吒,因為身負「魔丸」,而成為百姓害怕,人人唾罵的妖怪。
哪吒一開始的形象並不討喜,形象不夠可愛,性格也格外嬌縱任性。可他所有的「破壞」,無非是因為從小被人當做妖怪的偏見。
他從一出生,就被結界限制在家中,所有的人見了他就像見到了怪物。
偶然溜出府中,遭受到的確實百姓那一口一聲的「妖怪」。他變得頑劣不堪、四處弄人,可只有母親懂他,不過是不被世人所認可和接受的表象罷了。
他的世界,一片孤獨。
無論善惡,他都希望能被愛、能被關注。
當他得知自己生來就是個魔丸時,也曾想過自暴自棄,既然世人當他是妖怪,不如就當個妖怪成全他們。
可當整個陳塘關面臨生死局面時,他終是說了這樣一句話:
「去他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
他深知命運對他不公,所以便要鬥爭到底。
不認命,就是他的命。
「哪吒是你什麼人?」
「他是我兒」
那位不苟言笑的父親,在哪吒遭受天劫之時第一次流下了眼淚。
印象中的李靖從來沒有對哪吒有過一句暖心的話、也未曾給過一個笑容。他對他,總是嚴厲而苛刻。
當哪吒生日的那天,他耗儘自己所有的情面,挨家挨戶求所有的百姓來參加他的生辰宴,只為了讓哪吒以為自己是被世人所認可的。
這樣一位陳塘關的總兵,為了兒子的生辰,不惜低下了頭。他的愛總是隱秘而又深沉。
他知哪吒的天劫無處可解,卻在聽聞可以換命後立馬下跪道謝,願以一命換一命。
當小云云不解的問道:哪吒是你什麼人?
他堅定而有力的回答道:他是我兒。
一句話,讓無數人淚目。
因為我是他的父親,所以我願以我的命去換他周全;因為我是他的父親,所以我願不惜一些讓他活下來。
即使,他永遠都不理解我...
父親,是願意豁出生命去讓你幸福的人。
哪吒: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啊!
敖丙:你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哪吒的另一邊,偷走「靈珠」的龍族將它托生在龍王三太子敖丙身上。
靈珠和魔丸,看似對立,卻一體雙生。
他們肩負著各自的使命,卻有著相似的命運。
自小被當做「妖怪」的哪吒,除了父母從未與任何人親近,更不會有人真心相待。
自小肩負龍族使命的敖丙,只知潛心修煉,除了父親便只有別有企圖的師父。
偶然的一次,讓兩個孤獨的靈魂,第一次有了陪伴的感覺。
他們的相識或許是命中注定,可他們的使命卻也註定讓他們勢不兩立。
當火尖槍即將戳入他眼的時候,他收回了手。
「為什麼不刺!」
「因為...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啊。」
因為你,我第一次體會到了被人當做朋友的感覺;因為你,即使你與我使命不同,我也不想失去你。
如果可以,真想永遠停留在那個傍晚的海邊,你與我一起踢著毽子、感受夕陽。
我為你阻止了整個陳塘關的浩劫;
你用整個龍族為你製作的盔甲為我擋雷;
靈珠魔丸,本為一體。
即使最後肉身毀滅,至少我們還能相伴相依。
「今天是我的生日宴
你們誰都不許哭。」
哪吒,那個看似玩世不恭的壞孩子,卻是個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他頑劣、任性,不過是期望被愛;他叛逆、破壞,不過是他不懂得怎樣去對人好。
可即使全世界都誤會他、厭惡他,甚至希望他去死,卻總有人愛他如命。
當他一人撐起整個陳塘關的天,世人才終於看清了他內心的善良。
有人衣冠楚楚,卻內心險惡;
有人表面頑劣,卻心地善良。
成見就像是一座山,壓的人通不過氣來,難以移動。
直到哪吒的肉身毀滅,世人才恍然大悟,在他們的面前跪下身來。
那一刻,他哭了。
不悲傷於自己的死去,只喜於世人終於願意當他為「人」。
可是別忘了,
「今日是我的生辰宴,都不准哭哦」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
哪吒來自中國傳統神話,是一個大多人都耳熟能詳的故事。
提及哪吒,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哪吒鬧海後,龍王水淹陳塘關、哪吒削骨換父、削肉還母。
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並沒有按照這樣的套路敘事,而是將整個故事架構打碎重組。當你看到它,你並不會因為熟悉這個故事而感到無趣。
相反,利落不拖沓的劇情,逼真的畫質,飽滿的人物形象,很快將人們帶進電影中的世界。
印象很深的是哪吒在《山河社稷圖》里的那個場景,畫面逼真流暢沒有一絲停頓、隨手拈來的變化術更是毫無違和感。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國產動畫也能做到如此精美絕倫!
導演將人物形象做了大膽的顛覆,哪吒不再是長相可愛惹人心疼,龍王三太子也不再囂張跋扈,太乙真人不高高在上,總兵夫人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
但每一個人物都那麼飽滿、豐富,有自己的性格和他們所守護的信念。這讓觀者在這些人物身上,多多少少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你是哪吒嗎?雖然被生活折磨的體無完膚,卻依然拗著一股勁兒不服輸。
你是敖丙嗎?背負著父母的重重期望,只能隱忍著逼迫自己變得更強大。
導演的改編,在人物形象、在人物關係,更在劇情發展,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哪吒的悲劇色彩。
「水淹陳塘關」、「哪吒舍己救百姓」這些經典情節,用不同的角度得以詮釋。
即使哪吒與敖丙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卻依舊要遭受水淹陳塘關的悲劇。
即使哪吒不信命,卻依舊要承受天劫。
喜歡導演的改編。「經典」之所以有存續的能量在於,歷史的遺產中不斷被注入當下的活力。感謝《哪吒》帶來的力量:
即使不被理解,即使依舊孤單,即使你也在被困難圍繞,彆氣餒,別放棄,別輕易被打倒。你不是一個人。
註明:本文為有書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有書君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