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散步在處處是景的怡湖公園,聽著音樂,呼吸著新鮮空氣,開啟神清氣爽的一天。正在跳舞的溫阿姨告訴記者,她十年前就開始鍛鍊身體,但因為空氣品質不好,只能在外待一會兒。如今,隨著青白江區空氣品質不斷改善,她和她的舞伴們除了固定時間的鍛鍊外,還經常相約到鳳凰湖、長流河走一走。
記者從青白江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區空氣優良天數300天,同比增加37天,其中優93天,良207天。
過去一年,青白江的「一流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藍天白雲成為標配。
科學治理
整體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得益於青白江區採取的有效治理措施。
在青白江城區,時常能看到霧炮車「噴雲吐霧」,高壓沖洗車、洒水車對道路、人行道、行道樹、綠化帶進行全面沖洗降塵,被高科技、數字化「武裝」的智慧工地規範有序地施工,汽車遙感監測系統能夠對排放的汽車尾氣濃度進行監控……科學「治氣」,成效顯著。
考核、防範、聯動,青白江還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下足「繡花」功夫,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一方面強化工業源污染管控、交通源綜合整治和移動源污染管控;另一方面強化涉水項目建設、水源地環境監管、工業水污染防治;開展疑似污染地塊土壤調查,督促重點監控企業開展土壤隱患排查,完成了有毒有害物質地下儲罐備案工作。
嚴厲監管
良好的環境,自然離不開環保部門的監管和企業主動落實環保的主體責任。今年,青白江生態環境局通過全市首推工業企業環境保護管理標準化建設、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幫助工業企業找問題、定標準,提升企業環境保護管理水平。
走進玉龍化工廠,鍋爐煙氣在線監測室實時標註著企業的氮氧化物等氣體的排放情況。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副部長莫細博談到:「今年玉龍化工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投入1500萬元,新建兩台天然氣鍋爐,使用清潔能源。其環保設施採用了超低氮排放,同比原來燃煤鍋爐,一年的氮氧化物減排量約為原來鍋爐的80%。」
對可提升、有問題的企業堅決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已檢查企業1418家,查處案件103件,處罰金額547萬元。對12家企業的26台鍋爐低氮燃燒技術改造、對56家小企業廢氣進行深度治理。
華西社區報記者李正勇 圖/白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