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國內當之無愧的「方便麵大王」,平均3天賣出2億面

2019-08-08   企業經營之道

如今,隨著普遍的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明顯加快,這種現象在經濟發達的城市也尤為明顯突出,而隨之帶來的,就是「懶」。

餓了?但是好累,「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等等都是越來越火,需求越來越高,甚至火到了很多商家專門只做外賣生意,不做門店生意了,但除了外賣需求增加外,還有一種速食品的需求也逐漸增多了——方便麵。

(如果您對企業管理知識有興趣、想了解,請私信作者「工具包」三個字,便可獲取《企業管理工具包》一份)

如今,方便也開始走上了高端化、健康化的轉型,可以看出近兩年國內方便麵市場明顯開始回溫,越來越多的方便麵出現在了超市的貨架上。

數據顯示,全世界方便麵銷量約1036億份,其中國內市場就占據了38.85%的份額,約達到402億份,而這之中最火爆就三個品牌為康師傅、統一、華龍。

而在這之中,康師傅的市場地位明顯高其他品牌一等,去年營收達到了606.8億元,是統一的3倍左右,而其中方便麵業務就占了239.1億左右。根據專業調查公司數據顯示,其市場份額達到了43.3%,是國內當之無愧的方便麵大王。

康師傅的創始人是魏氏四兄弟,分別為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以及魏應行,早在上世紀50年代他們就與父親一起辦了個小油坊,取名「鼎新」。

後來80年代,兄弟四人逐漸接手父輩的生意,並開辦了幾家合資公司嘗試新業務,香油、蛋卷等都有嘗試,儘管產品不錯,但是因為當時市場經濟不景氣,很快就賠了個底朝天。

就在魏應行都打算放棄創業打道回府的時候,機會不經意就來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火車上吃自己帶的方便麵,結果香味飄出好遠,有人專門來問他吃的是什麼,他一下就發現了這個機會!後來經過調查,他發現國內方便麵兩極分化很嚴重,便宜的面難吃,好吃的進口面卻又極貴,於是幾人一商量,就成立了一家專門生產方便麵的公司,取名「康師傅」。經過調查,似乎牛肉比較受歡迎,於是康師傅的第一款方便麵「紅燒牛肉麵」就問世了,並且一經推出,立刻風靡全國。

二十餘年來,康師傅發展蒸蒸日上,累計研發了三百餘種口味來迎合大眾口味,只為打造消費者喜歡的產品。不過前幾年外賣行業興起,方便麵整個市場的銷量都下滑,更有很多人都覺得這些以方便麵為主的企業都要涼涼了。

記得當初很火的一句話就是「方便麵永遠想不到,打敗自己的不是另一款方便麵,而是外賣」。

不過隨著外賣平台過了野蠻生長的階段,其成本與價格開始回升,方便麵市場也再次迎來了發展的機會,市場明顯有所回暖,並且以康師傅為首的方便麵企業也都開始積極的轉型並且加強與新零售的合作,確保未來自己的地位不被動搖。

比如最明顯的就是,以前被視為「垃圾油炸食品」的方便麵,已經逐漸完成了向中高端布局的調整,很多方便麵動輒一包數元甚至數十元,可消費者卻依舊趨之若鶩。

(對於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作者對此有9年的處理經驗,招人難、留人難、股權分配、合伙人制度等等等等,如果讀者您對此方面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問題,都可以關注作者並私信作者,作者會對您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還可以無償為您提供一份作者經過幾年經驗整合編輯的《員工動力工具包》,如果對此有興趣或者有問題,請私信作者一句「工具包」,作者會立刻對您進行回復哦!)

如果私信作者「資料」,還有其他「彩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