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那些有名的橋!

2019-06-01     南宮的火哥

天津這座城市,年輕而富有朝氣,是一座中西合璧都市。要說天津的橋,是真多,沿著海河,你會看到各種的橋樑,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天津那些有名的橋樑。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二道關

這種濃郁的特色橋文化也變成了天津的一道風景

如果說海河風景線是一篇優美、宏偉的樂章

那麼矗立在海河之上的一座座橋就是

這篇樂章高潮部分的音符

天津的每一座橋,都在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故事

永樂橋(慈海橋)

永樂橋原名慈海橋,位於天津三岔河口,橫跨子牙河,連接河北區五馬路和紅橋區三條石橫街,與具有''彩虹橋''之稱的金鋼橋相距700米。

全長330米,跨度100米。設計者將慈海橋、摩天輪和商業設施融為一體,從而實現了獨一無二的''輪橋合一''風格。對,你所知道的天津之眼——摩天輪就在這座橋上。摩天輪直徑為110米,相當於35層樓高,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橋上的摩天輪。永樂橋摩天輪共有48個透明座艙,每個座艙最多可坐8人,整個摩天輪可同時供380餘人觀光,勻速轉動一圈大約需要30分鐘。

金鋼橋

天津金剛橋是海河上的第一座橋,位於三岔河口,也就是海河的起始處。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純用鉚釘鉚起來的鋼鐵浮橋,可從中間抬升。現在被拆除,在老金剛橋的基礎上在上面有修建了一座彩虹式的金剛橋,新的金剛橋是中承式受力構造,鋼結構的拱柱內灌混凝土,上方鋼拱與橋採用拉杆相連接作為受力體系。這種拱梁式相結合的橋在力的傳遞與處理方面有著獨到的好處,可以減少因車輛對橋的水平衝擊力而造成的水平移動變形,與主拱橋相連接的兩側引橋由四分之一圓弧的鋼管支撐,其間的一些立柱將橋上方的壓力傳遞給拱和圓弧,進一步傳遞給地基。

獅子林橋

獅子林橋是中國公路橋樑建設上最早採用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技術的一座橋樑,橋全長96.6m。

1994年在老橋上、下游每側各修建一座新橋,新橋橋寬為9.3米,2003年8月再由城建集團對橋體成功實施了整體抬升,抬升高度1.271米,最終成為今日獅子林橋。

金湯橋

金湯橋原為浮梁舟橋,初名鹽關浮橋,俗稱東浮橋。1949年1月解放天津的戰役中,解放軍實行「東西對進」戰術,「東西對進」的會師地點就是以金湯橋為中心的海河上下游地區。

今天的金湯橋已脫胎換骨,煥然一新,將鋼橋和玻璃完美地結合起來,體現了剛柔並濟、古樸與時尚相映成趣的和諧之美。

遊船平穩地駛過金湯橋,除了外形的美觀質樸,金湯橋的歷史底蘊也讓人感慨不已。

進步橋

進步橋西起南開區通南路,東接河北區進步道,為機動車專用橋,雙向4車道,同時在車行道兩側規劃了人行橋,滿足行人過河及觀光的需求。進步橋連通海河西岸和平路商業區和海河東岸的奧式風貌區、意式風貌區。

北安橋

北安橋始建於1939年,橋樑位於和平區與河北區的交界處。連接天津市河北區勝利路與和平區福安大街的跨海河橋。

1973年改建為鋼筋水泥橋。全橋三跨,跨經為93米,橋跨為24.8米,橋寬24.6米,其中機動車道18米,人行道每側各3米,左右各0.3米欄杆。

北安橋借鑑了法國巴黎亞歷山大三世橋,橋頭雕塑採用了西洋古典式風格,其中包括寓意東、南、西、北四方平安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橋頭雕像。

青銅壓紋的「盤龍」橋墩雕像以及橋欄柱基上舞姿各異的四尊「樂女」雕像。

地址福安大街-勝利路

4個銅製的「樂女」分別高2.8米左右,手中各抱著4種不同的樂器:阮、排簫、琵琶、笙,力求突出中國古典韻味;

2條盤龍雕塑採用了中西合璧的風格,龍頭、龍身、龍爪均為金色,它們分別盤踞在海河上下游的橋兩側,仿佛從水中升騰而出,栩栩如生。

大沽橋

大沽橋是由世界著名的橋樑設計大師鄧文中院士設計,全長243米,寬32米,其構思為''日月生輝''。

坐落在解放橋和廣場橋之間的大沽橋2003年7月6日正式開建,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成為海河首批新建5座橋樑中最先通車的一座。

解放橋

解放橋最初建於1902年,原名「萬國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以蔣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橋,將「萬國橋」改為「中正橋」。

1949年天津解放後,此橋正式更名為「解放橋」。如今,解放橋飽經滄桑的雄姿,向人們訴說著中國的近代工業史。解放橋位於天津火車站(東站)西側,連接河北區三經路與和平區解放北路之間的海河上的跨河橋樑,是一座全鋼結構可開啟的橋樑,它不僅是天津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也是連接河北、和平兩區,溝通天津站地區的樞紐橋樑。

解放北路-海河東路

赤峰橋

赤峰橋坐落於天津市區中央金融商務區(CBD),它是國內唯一一座斜塔雙索麵彎斜拉橋,主橋橫跨130多米,塔高64米有餘,雄偉的赤峰橋在夜空和海河的映襯下蔚為壯觀。

沿著海河邊散步,感受著海風吹響臉頰,很是愜意。而沿岸有很多賣唱的藝人,來自異國他鄉。同樣可以感受異國風情。

金匯橋(保定橋)

金匯橋是改造後的名字,老天津人還是習慣叫保定橋。橋樑主跨長120米,連同橋兩側道路,全長570米。

全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岸橋頭的「風帆」形主塔,塔高50米,向西傾斜75度,為鋼混結構。它寓意國際港口大都市——天津正乘風破浪、日益繁榮。

大光明橋

大光明橋建於1983年,橋長350米,寬30.5米,是連接河東、和平兩區的重要跨河樞紐橋樑。

到大光明橋,即到了從永樂橋到大光明橋徒步體驗海河風景線的結束點。

橋上有金碧堂皇的雕塑,還有金色的「大光明橋」大字,非常氣派。

金阜橋(蚌埠橋)

金阜橋,又名蚌埠橋,金阜橋全橋長192米。在主橋兩側有觀光人行道,並通過踏步連接至海河兩岸的帶狀公園。

直沽橋(奉化橋)

直沽橋原名奉化橋,是天津市首座中承式全鋼結構拱橋,全長257米,鋼結構用量7066噸,由法國馬克·曼朗設計所和天津城建設計院聯合設計。

劉莊橋

劉莊橋連接台兒莊路和將要建設的河東公園,貫通河西區瓊州道與河東區大直沽五號路,為海河上第一座獨塔斜拉橋,橋塔高42米。

光華橋

天津市光華橋於2006年10月12日通車,是中環線上橫跨海河的交通樞紐橋樑,位於新圍堤道和東興路之間。始建於1977年,原名四新橋。

國泰橋

天津國泰橋是採用了與世界名橋澳大利亞雪梨國家大劇院橋建築形式建造的一座橋樑。全長396米,主跨172米,橋寬31.5米。

富民橋

富民橋位於光華橋與海津大橋之間,北起蘭清道,經富民路,跨民安路、海河、台兒莊南路,從大沽南路地鐵和快速路高架橋下通過,止於洞庭路。

海津大橋

海津大橋位於天津市河東區和河西區的交界處上,南北向長1813米,東西向長1032米,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

柳林橋

天津柳林橋位於市中心城區,距離上游海河大橋約2100米。該橋橋樑總寬為50米,造型類似「蜻蜓點水」。

吉兆橋

天津吉兆橋位於中心城區中環線和外環線之間,連接東麗區和津南區,距離上游在建的春意橋1.7公里。

吉兆橋起點為雪蓮南路與海河東路相交路口,終點為吉兆路與柳盛道相交路口,全長923米,橋面寬40米。

海門橋

海門橋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街,是跨越海河河口的一座升降式開啟橋,橋總長550.1m。

南疆公路大橋

建成於1996年,是天津市距離入海口最近的跨海河大橋。

海河開啟橋

天津海河開啟橋橫跨海河下游、連接天津于家堡金融區和響螺灣商務區,該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立轉式開啟橋之一,也是亞洲同類橋樑中規模最大的。

作為一個在天津生活了8年的外地人,對天津的橋是情有獨鍾,歡迎來大美天津遊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OeCmwBmyVoG_1ZxP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