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蘇式園林私宅,拾韻江南,雅韻東方

2019-12-28     建E室內設計


任何一種建築,

最初都是實用的。

它的美學意義是附加的。

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

在實用性和美學之外,

它還會產生第三種意義,

那就是成為一座城市的精神符號。

蘇州中企 · 燕回平門裡位於平門故址之側,與滄浪亭、拙政園等著名古典園林連成一區。立足於蘇式傳統文化與建築景觀的古意,中華企業秉承著匠鑄之心,集結各領域最優質的設計力量加入此項目,將傳統文化中的生活情趣與現代材料結合進行演繹,在現代場景下為我們營造了一處「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蘇州古典園林式生活住區。

古代的文人雅士始終在入世與出世中輾轉迂迴,找到了「詩意的棲居」這個解脫之道,讓家成為「心隱」的居所。由此,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是有意無意中的存心,是由骨子裡的心氣顯示出來的外在追求,這種追求衍成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手捧書卷,伴著青山和小溪,靜謐的生活,像畫中景兒一樣。

在這個空間中, 每一條線,每一抹影,都有著書卷的氣息,都在追求古人的那些自由淡泊的念想,守著高潔傲岸的品格。讓現代都市中的人們也能像古人那樣,在慢慢歲月里,持一卷書,頂一輪月,捻一棵草,撫一片葉,緗素為伴,詩意恒生,風煙俱凈,一身安然。

/ 繪一幅畫

小橋流水人家 /

客廳 餐廳

將暮未暮,一抹暖陽鍍金沙。湖光山色、流水落花,沿河市鎮、村舍人家,就這樣,一幅《姑蘇繁華圖》鋪展開來,山水成了詩人,草木成了舞者,筆筆都有生命,筆筆都有創造。

空間形成了山光水影,潤澤一篇四季輪迴的人生畫卷,將光陰的輾轉演繹成平凡煙火,定格在那裡,悠悠燦燦,有一種恍若隔世的美,仿佛生了香,氤氳繚繞。

/ 倚一片竹

千枝攢萬葉 /

活動室 茶室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竹子是蘇州傳統園林中不可缺少的,竹子巧妙的造景給了空間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茶室作為主人在此以文宴友、會客、休憩的地方,大量運用了竹子干支及立體軟紗葉藝術,清麗俊逸,無論是讀書習字,還是吟詩作畫,可謂無一處不用心,無一處不盡美。

/ 開一朵花

攜一縷芳香淡淡 /

主人房

主人房的桂花圖樣藝術品,是空間中重要的一個造景意象,金箔與立體藍脂相融的藝術手法,詩意的形態美學,體現的不僅僅是生活的品味,更是生命的品味。

活動室以粉黛蘇州為主題,呈現著文人雅士的美學形態。水墨十八崑曲美人圖意向藉助窗洞遮擋視線,不使所有一覽無餘,這種欲露先藏的藝術手法,本是造園藝術中的章法,此刻用在空間中,講一個空間的故事。

/ 逢一隻鶯

自在嬌鶯恰恰啼 /

女孩房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女孩房流露著纖姿閨秀的春日風韻,畫面靈動的羽毛刺繡與貴氣的珍珠鑲嵌,蕩漾著一股秀美的生活氣息。

/ 譜一曲歌

柔音婉唱,感觸心腸 /

次主臥

用古文布列的琴譜,錯落凹凸,猶如跳動的音符,是物象與能量的相互轉化及補充,字裡行間,意義綿長。

/ 擺一尊石

波濤萬古痕 /

中庭客廳

空間結構通體而洒脫,一俯一仰之間就有了氣勢,有了偉大與渺小的比照,因此也就有了冥思的意義和啟發。

人與自然融在一起,隱約之間,山光水影,盡收眼底,猶如觀賞山水長卷,意在向外,寄託深厚,顯示出了蘇州園林山水共存的場所範式和營造模式。

中華企業出於對居住品質的不懈追求,深入解析傳統蘇式生活的方方面面,遵循傳統私家園林建築規劃,精研時代建築演變,在堅持傳統中式的意境前提下,精心考量每一處當代人居習慣。

用匠心打造了一座「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傳統蘇式私園府院經典,不辜負這片難得的土地。

項目名稱:中企·燕回平門裡

項目地址:中國 蘇州

開發公司:中華企業

攝影:隋思聰

材料商/地產商/設計公司/空間視頻

主編微信:18013312730

商務電話:15365133087
收稿微信:sheyi006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添加以上任意信息需標明來意)
本案由中華企業提供,為授權稿件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xbyTW8BMH2_cNUgd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