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年的寺易見,百年的店難尋」,這句話蘊涵著一個發人深思的管理問題,而眾多大型企業高薪引進人才甚至聘請外籍專家也無疑說明了人才的重要。
但擺在面前的現實是,國有企業,乃至其他民營行業人才流失的現象不勝枚舉,企業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培養了人才,可仍然無法擺脫人才流失的困境,這無疑會給企業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既然人才優勢是一個企業興衰的關鍵,那麼,如何留住人才、減少人才流失、發揮人才優勢已成為每個管理者必須面對、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筆者認為領導如何用好人,首先是領導應當體現魅力:在思維敏捷,判斷力強、建設目標準確、對社會、對企業、對員工具有強烈的責任感。第二個是領導的影響力:一個領導者要實現有效的領導,關鍵在於他的影響力如何。所謂影響力,就是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影響和改變他人心裡和行為的能力。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說明了識才的重要性。用才必先識才,識才是為了更好地用才。
因此,如何發現和應用自己隊伍中潛在的人才,是擺在我們每個領導者面前的一道難題,那麼領導者怎樣才能具備這種「慧眼識英才」的能力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熟悉了解幹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領導者要善用人才,必先了解人才。在工作中,要儘量擺脫事務圈子,通過各種渠道和辦法,掌握和了解幹部的基本情況和工作狀況。
要通過談心,聽彙報等直接接觸的方式,了解掌握幹部的個性特徵和基本素質;通過聽取分管領導和下屬幹部及群眾意見等方式,了解掌握幹部的思想狀況和工作能力;通過與老幹部、社會人士和當地群眾交談等渠道,了解掌握幹部的作風表現和工作形象。這樣才能夠從多方面對幹部作出較為客觀的評價,使用幹部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2、要準確評價幹部。看待幹部的德才素質和表現時,要堅持實踐的觀點、辯證的觀點和群眾路線,真正做到重實績、看公論、看主流。具體講,就是看在重大問題面前的態度和行為;看在工作崗位上主要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看在社會和單位的反映和影響;看群眾對他的表現和工作是否滿意。
3、是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實踐證明,用好一個人,就等於樹立起一面旗幟,可以激勵更多的人奮發進取,建功立業;錯用或誤用一個人,不但會挫傷許多人的積極性和事業心,而且會導致和助長不正之風。所以,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極其重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最根本的是建立科學的人才考察測評機制,從德、能、勤、績等方面嚴格考察,堅決杜絕臨時動議研究幹部,堅決防止和克服在用人問題上搞一言堂和個人專斷。
對那些跑官、要官者,送禮、行賄者,要堅決頂回去,並給予嚴肅批評。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激發了整個隊伍的士氣,使每個人都去努力成為人才,使潛在的人才走上了前台。
林則徐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領導者的寬廣胸襟,不僅僅是個人品德修養的問題,更是其事業成功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1、容才之長。人才之所以稱為人才,是因為他在某些方面有過人之處。在用人中,領導者要敢於使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互促進。在實踐中,管理者要能見人才之長、愛人才之才,不嫉妒人才在某些方面的過己之處並用其所長。要有尊重人才的心胸、敢用人才的氣魄,真正做到天下人才都願用、敢用,才能吸引人才、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
2、容才之短。「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歷史上凡是有所作為的偉人,多數都能容人之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要求領導者能正確對待一個人的缺點和不足,不能求全責備。對人才的缺點和不足,要分清主次,弄清原因,看主流、看本質、看大節、看潛力,決不因小疵而廢大才。
我國古人曾經說過: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治政。古今中外無數事實都充分說明了用人對於領導事業的成敗起著重要作用。
1、知人善用。俗語說得好:「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這說明一個道理,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獨到的優點,也有其不可迴避的缺點。完美無缺的人是不存在的。實際上人的長處和短處,優點與缺點,不僅是共生的,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就是同一個問題的兩方面。
例如:具有辦事果斷、潑辣等優點的人,同時也具有武斷的缺點;具有虛心、謹慎等優點的人,往往同時也具有優柔寡斷的缺點;具有事業心強、好勝心強等優點的人,也具有好出風頭的缺點。可見,人無絕對的優點和缺點,關鍵是領導如何用其所長。
2、用人不疑。古人云:「疑則勿任,任則勿疑。」用人不疑,這是每個領導者使用人才必須注意的原則。唐太宗說:「但有君疑於臣,則不能上達,欲求盡忠慮,何以得哉?」把這句話推而廣之,用人者疑於被用者,對他辦事不放心,不放手,就不能充分發揮被用的人才的作用。無數事實證明,在知人的基礎上做到疑人則不用,用人則不疑,就能成就大事,否則定會畏手畏腳、上下離心,無功而返。
3、必須懂行。作為領導者,要真正做到慧眼識英雄,知人而善任,就必須是內行。孫武說:「不知三軍之權,不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候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把這種觀點推而廣之,就是不熟悉各行各業的特點和規律,就不可能合理地使用各種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如果主觀武斷,亂加指揮,就會給事業帶來危害。
一個領導者必須了解基層第一線的實際情況,必須對所涉及的業務內容熟悉甚至精通,這樣才可能去發現人才、領導人才,才不致於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紙上談兵瞎指揮的事情發生。
在組織中,人面各異,能力也有所長也有所短。所以用人藝術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行業而異。但不管怎樣,人性化的管理是永遠值得推崇的,也必將推動企業的發展,成為企業競爭的軟優勢。
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只有並不斷的精進自己管理能力,才能為企業贏得發展的契機。藉此,推薦一款管理者成長課,涵蓋「運營、 營銷、管理、激勵、領導力、股權、戰略、商業、文案」等,實用落地。
如果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 連結,助你2019,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