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的第2118篇文章
有一位47歲的老闆,吸煙30年,糖尿病15年,高血壓6年,蛋白尿5年。近期出現下肢水腫以及活動後胸悶、胸部隱痛而住院。
他說市面上所有的降糖藥他都用過,但血糖從來就沒有降到正常。近1年來他開始用最有效的降糖藥組合甘精胰島素+利拉魯肽+達格列凈治療,血糖依然很高,糖化血紅蛋白維持在9%。
入院後檢查,發現有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4.6g/d,正常值<0.15g/d,超過3.5g/d就是腎病綜合徵;而且合併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根據這些資料,診斷為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這還不算什麼。
他說他經常胸悶氣短,我們建議他做一個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CTA),他說沒那個必要。因為他是朋友介紹來的,朋友勸他既然住院了,就仔細檢查一下吧。
你猜結果是什麼?嚴重的冠心病!
CT造影發現,冠狀動脈一共有3支,他3支都發生了嚴重的狹窄。我們請來會診的心內科醫生說,這種情況已經無法做支架了,需要轉心外科做冠脈搭橋手術。
當我們把心內科醫生的會診意見以及他的全部病情告訴他時,他滿不在乎的說:搭橋?回頭再說吧。
我們給他用大量的沙坦類降壓藥必洛斯,將他的尿蛋白降到2.05g/d,病情明顯好轉了,他就像沒事人似的出院了。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當晚他就和朋友們一起喝酒去了。
冠狀動脈是為心臟供血的血管,狹窄發生後,直接導致心臟缺血。如果一支血管病變,另外兩支血管也許能代替病變的這一支解決部分問題;如果不太嚴重的狹窄,在安靜、休息、平和的狀態下,狹窄的血管也許能維持正常供血。
但是,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如果遇到劇烈運動、大量飲酒、情緒激動、熬夜勞累等情況,心肌的需氧量增加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之間的矛盾加大,冠狀動脈隨時可能痙攣閉塞,猝死也就發生了。
恰好這幾天,我得到了一個消息。朋友的朋友,以豪飲而聞名,每頓能喝1斤白酒,最多時能喝將近2斤,而且酒局不斷。但是,前幾天酒後回家睡覺卻再也沒有醒來。
家人以為是刑事案件而報警,最後法醫解剖鑑定,死因是冠心病、急性心梗,死亡時間大約是凌晨2點,年僅35周歲,留下一對雙胞胎兒子。
悲劇發生後,最悲傷的莫過於死者的父母,最痛苦的莫過於死者的妻、子,最倒霉的莫過於當晚喝酒的酒友,每人都要做出巨額賠償,召集人賠得更多。
急性心梗是突然發生的,但冠心病卻是逐漸形成的。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脂血症、抽煙、糖尿病等,某個或某幾個危險因素如果長期不控制,冠心病是必然的。這位死者長期大量飲酒,早就出現了上述某個因素或某幾個因素,他又不檢查、不在乎、不控制,結果也就必然了,只是讓那幾個倒霉朋友趕上了。
回頭再說這位47歲的老闆,長期的高血壓、糖尿病、抽煙,不僅讓他出現了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也導致他出現了嚴重的冠心病。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大血管併發症,而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微血管併發症。一般來說,大血管併發症縮短患者的壽命,而微血管併發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無論發生哪一個都是「災難」。
而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是主因,高血壓、抽煙、高脂血症等是「幫凶」。
這位老闆雖然也在積極治療,但他幾乎每天喝大酒、不運動,再好的降糖藥、降壓藥也抵擋不了大魚大肉大酒的高熱量攻擊。
他的這種生活方式以及心、腎狀況,已經在他的身體內埋下了定時炸彈,如果他執迷不悟、不加排除,肯定會在某個時候就發生爆炸。那時,傷害的是他家人,誤傷的是某幾個倒霉蛋。
作者: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