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花5萬買保險,一個月不到退保損失40000多?憑什麼?

2019-10-27     掌上保

我們買保險,最擔心的無非就是兩點,要麼就是買完之後得不到理賠,要麼就是買錯了退保損失大。而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個案例,就是典型的退保糾紛案例,具體是怎樣的,下面跟我一起來了解下吧!

01

真實案例

浙江男子王某(化名),在公司同事的介紹下,花5萬元買了一份理財險。半個月後,王某因為生意投資失敗,急需資金周轉,於是便想從之前所買的保險中先透支一部分,可沒想到,王某在向保險公司說明意圖之後,卻遭到保險公司言辭拒絕,聲稱不能中途取現,只能退保。

無奈之下,王某隻好選擇到櫃檯辦理退保手續,然而,更讓王某氣憤的是,自己在辦理完退保手續之後,所拿到的錢才3000元不到。花5萬元買的保險,這才一個月不到,就損失了將近40000多,這樣的結果讓王某著實無法接受,但事已至此,王某也只能生吃啞巴虧。

02

案例分析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並不理解,為什麼王某花5萬買的保險,怎麼一個月不到,保險公司才退這麼點錢。這究竟是為什麼?

其實只要稍微對保險有過一點了解的人應該知道,保險這東西,不同於其他商品,一旦簽訂了合同,並過了保單猶豫期,那麼被保人就不能隨意退保。一旦退保,就意味著被保人提前違約,保險公司就需要從中扣除大量成本費、人工費已經違約責任費等等,這樣算下來,我們所能拿到的退保金(現金價值)自然不會有多少。

03

如何減少退保損失?牢記這2點不吃虧

退保損失那麼大,該怎樣做才能減少退保損失呢?

(1) 在猶豫期之內退保

如果大家發現自己所買的保險產品不合適,或者想更換產品,一定要儘量選在猶豫期之內退保。所謂的猶豫期指的就是,保險公司給我們考慮的時間段,時間一般為7-15天左右。投保人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全額退保,不會產生任何損失,可一旦過了猶豫期,再次退保就需要承擔大量的違約金。

(2) 減額交清

有的保險產品有減額交清的功能。所謂的減額交清,就是指投保人如果不想要這份保險,也不退還現金價值,可以把它作為之後的保費,讓保障繼續有效。

舉個例子,假如你買了一份50萬保額的重疾險,需要繳費20年,結果你交了10年之後,突然因為某個原因不想交了,如果這份保險有減額交清的功能,你就可以把保額降低為20萬或者30萬,這樣一來,保險公司就會利用保單的現金價值充當保費,自動幫你繳納下一期保費,而且這份保險的保障責任還一直存在。

不過大家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保險都有減額交清的功能。其實保險這東西,買對了,一種就夠了;買錯了,即使擁有上百種也是浪費。那麼如何才能讓一堆「廢紙」成為守護家庭的保障?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保哥免費幫你分析家庭風險,不再被拒,少花冤枉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gXWDG4BMH2_cNUgEg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