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故居,記錄一位晚清重臣的顯赫身世

2019-11-25     xiaoyao游天下

在被稱為安徽首府合肥第一街的淮河路商業街的中段,有一座和周圍商業區風格完全不相融的明清建築風格四合院,這裡就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末年洋務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晚清重臣李鴻章生活過的李氏家族住宅,現在也叫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故居

雖然我知道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合肥也有李鴻章的故居,但是在沒有遊覽李府之前,我絕對沒有想到當年被尊稱為李中堂的李鴻章會生活在現在這樣的一條最有名的商業街上。後來想一想也很自然,應該說是現有李鴻章的故居,後來才有了合肥第一街淮河路商業街,所以這條商業街也有消費李鴻章故居名氣之嫌。

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晚年照片

雖然我們在中學時的歷史課本中都學習過關於李鴻章的知識,比如他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洋務運動的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參加過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的戰爭,也參加過甲午戰爭等,並且還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著名的《馬關條約》《中法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是書本上關於他的介紹非常淡薄,我們對這位晚清重臣的了解還比較少。走進李鴻章故居,這裡不但記錄了一位晚清重臣的顯赫身世,還有他「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的風雲變幻的一生。

李鴻章故居前廳

《近代洋務自強之路— —晚清重臣李鴻章》陳列展

李鴻章故居是合肥市的十大景點之一,也是很多外地遊客來到合肥後的首選景點,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李鴻章故居門票20元每人,我在網絡上提前一天購買的門票,每張18元,憑藉入園碼直接掃碼進去,不用再單獨兌換紙質門票。

從外面看,李鴻章故居並不是很大,進入裡面之後才發現裡面的面積比我想像的要大得多,根據官方的資料介紹,李鴻章故居總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景區包括李府和淮系展館兩個部分,其中李府占地2000平方米,淮系展館占地1500多平方米,李府的建築都是以前的古建築,淮系展館的建築應該是後來新建的。

李鴻章故居中廳福壽堂

從景區入口進去就是李鴻章生活的李府,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前廳、中廳和走馬轉心樓,其中中廳又叫福壽堂,走馬樓又叫小姐樓。在前廳、中廳和走馬樓內都有關於李鴻章的陳列展,分別是《近代洋務自強之路— —晚清重臣李鴻章》、《李鴻章墨寶》、《李鴻章與招商局》,在淮系展館內主要是《淮軍與近代國防》陳列。

李鴻章墨寶展

李鴻章與招商局

淮軍與近代國防陳列展

在李鴻章故居的建築中,福壽堂和小姐樓是最大的看點。福壽堂高9米,是現存江淮地區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廳堂,福壽堂的名字得名於李鴻章的母親在此做壽,它也是李府現存建築中規格最高的一間。福壽堂門前的一副對聯寫的很有意思「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祈新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即稱地上神仙 」,這似乎也是當年位高權重的李鴻章最大的一個願望。福壽堂後面的小姐樓是李府女眷居住的地方,造型為封閉迴廊式二層木樓,也是李府內建築面積最大的一座樓房,大概能夠在裡面跑馬,所以也有走馬樓的俗稱。小姐樓二樓東首的第一個房間是李鴻章的二女兒李經璹住過的閨房,李經璹還有一個小名叫李菊耦,後來嫁給了晚清名臣、左副都御史張佩綸,李菊耦和張佩綸有一個兒子張志沂,張志沂又有一個女兒張煐,後來改名張愛玲,是我國著名的女作家。

小姐樓

小姐樓

李氏家族宅院是在清朝同治年間開始陸續建設的。在同治之前也有李家的祖宅,不過在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率部攻克合肥的時候全部燒毀,後來李鴻章及其兄弟李瀚章、李鶴章、李蘊章、李鳳章等人在合肥廣置房產,據說李家的宅院規模最大的時候覆蓋了現在的淮河路中段半條街,被人們稱為李府半條街,現在保留下來的李鴻章故居還不到原來李氏家族宅院的十分之一。

晚上的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故居在歷經二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後成為江淮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名人故居,它見證了李合肥的過往人生,也見證了中國從封建王朝到民國時代再到新中國的時代輪迴,成為合肥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gPQpG4BMH2_cNUgCl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