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大件事
版權申明: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對於深圳人來說,
逢年過節最要緊的事就是:
搶車票!
即使搶到了,
當天還得提前兩個小時到高鐵站排隊
生怕趕不上。
今天告訴你個好消息,
深圳很可能再建一座高鐵站,
是不是敲心動!
深圳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過。
尤其是廣東省推進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出台
更是釋放出很多新的發展信號。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
深圳最早建成區——羅湖區,
攜帶一大波新發展福利組團襲來!
都有些什麼呢?
這裡擁有3個口岸與1個火車站,還在積極爭取建設新的高鐵站;
這裡生態資源豐富,還將打造總面積達350萬㎡的環東湖景觀體育休閒旅遊圈;
這裡規劃建設國際教育城與國際醫療城,高端資源在此集聚;
這裡產業發達,將打造「兩軸三帶」產業格局」。
7月29日上午,羅湖區「雙周發布」專場「《羅湖區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舉行,公布大灣區建設羅湖的「施工圖」和「任務書」。
這三年,
羅湖將對標國際最高最好最優,
通過基礎設施「硬聯通」和體制機制「軟聯通」,
打造國際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區
和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典範區。
這三年,羅湖將具體做什麼?
建設國際教育城、醫療城
羅湖擁有三個口岸,
是與香港聯繫最緊密的一個區,
深港合作也開展較早,
很多港人來深消費、生活,
首選就是羅湖。
可以說,羅湖與香港之間的合作基礎是非常深厚的,在大灣區發展建設機遇下,有著先發優勢。一系列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說法:目前羅湖居住的香港居民約4.4萬人,大概占全市的三分之一。
深港國際教育城(圖片僅供效果展示,以政府最終公示為準)
僅僅兩地來往便利遠遠不夠,為實現深港兩地深入協同發展,羅湖區將聚焦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規劃建設國際教育城和國際醫療城,為深港兩地人才交流、產業發展提供高端優質資源。
教育
新建6所學校,預計新增1.6萬個學位
這三年,
羅湖區計劃新建學校6所,
拆除重建學校11所,
推進18所學校「上天入地」工程,
預計增加大約1.6萬個學位。
建設一所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的國際學校,解決跨境學童問題;
計劃在蓮塘口岸片區建設一所全寄宿制高中,在安芳小學探索設立跨境學童班;
探索設立國際教育培訓中心、青少年培訓中心;
開展會計、律師、註冊建築師、註冊諮詢師等高端服務業培訓,爭取設立雅思、托福、SAT考試等考點。
醫療
公共醫療平台,雙向轉診更便利
除了教育,
跨境如何使用醫保卡,
如何有效享受醫療福利等問題,
也是大家最關心的。
羅湖區擬規劃建設的國際醫療城,將引進最先進的醫療技術開展腫瘤治療等前沿研究,建設公共醫療平台。
深港國際醫療城(圖片僅供效果展示 以政府最終公示為準)
未來羅湖區也將探索試行
粵港澳三地醫院雙向轉診。
交通
爭取建清水河高鐵站,形成高鐵雙樞紐
7月10日,開往懷集方向的D7554次列車從深圳站緩緩開出,深圳火車站有史以來第一趟跨線動車正式運行,標誌著羅湖口岸及深圳火車站整體改造工作取得了進一步的進展。
同時羅湖區將計劃在深圳火車站
引進高鐵線路。
根據規劃,
羅湖將爭取在2021年
實現口岸片區改造一期工程開工建設。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羅湖區位優勢明顯,轄區內擁有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以及即將開通的蓮塘口岸三大口岸,同時,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緊密相連。
如何將口岸與車站間有機結合,
形成便捷的灣區「一小時交通圈」,
《三年行動方案》給出了答案。
增設14號線、17號線、25號線,進一步加大軌網密度。
隨著蓮塘口岸開通,羅沙路將更加擁堵。為了破解這一難題,羅湖規劃建設羅延立交,同時開展深南路東延項目前期工作。
羅延立交鳥瞰圖(圖片僅供效果展示,以政府最終公示為準)
還將打通羅湖區15條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幹線道路網絡。
計劃在三個口岸之間規劃建設小運量軌道交通線路,破解交通擁堵問題,採用有軌電車方式、共有路權。
重磅!
羅湖還將積極爭取在清水河新增一個高鐵站,建設「深圳站」與「清水河站」雙樞紐,形成「南有深圳火車站、北有清水河高鐵站」的一區兩站格局,加強大灣區連通。
清水河軌道交通樞紐效果圖(圖片僅供效果展示,以政府最終公示為準)
深圳市政協委員,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
也對高鐵站建設給予肯定。
郭萬達:羅湖擁有三個口岸、一個火車站,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但從某種程度上看,羅湖是缺乏高鐵站的。如果清水河高鐵站能夠落成的話,對於羅湖乃至深圳口岸經濟帶的發展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兩軸三帶」經濟、生態一個不落
教育、醫療、交通,
生活中最重要的需求都給安排上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
羅湖還是深圳重要的金融產業
與現代服務業核心區之一。
2019年上半年經濟發展數據顯示,羅湖區新興產業實現營收(產值)増長26.0%,390家戰略性新興企業分布在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建築業和工業四大行業中,對行業增長貢獻率均超30%,服務業更是超70%。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契機下,
羅湖如何發揮產業優勢呢?
從《三年行動方案》中可以發現,
羅湖正在打造「兩軸三帶」新格局:
布吉河岸新型消費發展軸
大東湖旅遊生態軸
羅湖深港口岸經濟帶
大梧桐新興產業帶
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
兩軸三帶
羅湖口岸經濟帶實現錯位發展,以民生和高端服務業為主,推進「四個片區、一個基地」建設,推進兩地消費、商貿和高端服務業深度合作,建設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典範區。
深圳火車站和羅湖口岸片區
圖片僅供效果展示,以政府最終公示為準
已完成了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正在編制統籌規劃,爭取2021年一期動工建設,將打造集觀光旅遊、住宿餐飲、休閒娛樂、時尚購物於一體的「城市會客廳」。
文錦渡口岸與新秀片區
圖片僅供效果展示,以政府最終公示為準
居住了大量香港人,將打造集高端生活、文化休閒、特色商業於一體的精品都市功能區,今年將完成規劃設計工作。
蔡屋圍片區
圖片僅供效果展示,以政府最終公示為準
規劃建設成為國際化金融商貿中心,爭取今年年底開工建設。
蓮塘口岸片區
圖片僅供效果展示,以政府最終公示為準
對接《香港2030+》規劃,羅湖區還計劃在蓮塘口岸片區打造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現在正在進行前期規劃設計,將吸引香港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等領域開展深港聯合技術攻關、科技轉化工作。
另一方面,
優美的生態環境
是羅湖發展的另一張名片,
羅湖區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將打造大東湖旅遊生態軸。
依託梧桐山、東湖公園、沙灣河等自然生態資源,構建自然山水、體育休閒公園、慢行綠道順暢連接的循環生態體系,營造高品質文體休閒公共空間,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旅遊示範樣板。
大東湖人文生態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