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主任,這是真的麼?一台手術可以治好我!」34的患者邱某很欣喜。自從兩周以前被確診為「腔靜脈後輸尿管並右腎結石」後,他心理負擔就很重,因為傳統手術方式需要在腹部做一個20cm長的切口,創傷非常大,他迫切希望找到創傷最小的治療方式,但輾轉多家醫院求醫都不太滿意,直到他遇見中大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戴英波教授。
戴英波教授團隊對該患者病情進行反覆研究之後,為其制定了這種「一箭雙鵰」的手術方式——腹腔鏡聯合輸尿管軟鏡治療腔靜脈後輸尿管並右腎結石。手術過程非常順利,成功完成腔靜脈後輸尿管矯形術並取出右腎結石,全程耗時不足2小時,出血僅10毫升,術後當天邱某便可自行下床活動,現已康復出院。
據戴英波教授介紹,下腔靜脈後輸尿管又稱環繞腔靜脈輸尿管,是下腔靜脈發育異常的先天畸形病症。該病的發病率約為1/1000,男性較女性多見,表現為輸尿管不在腔靜脈的外側,而從下腔靜脈的後面繞過、形成交叉,引起交叉以上輸尿管梗阻、腎積水,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腎功能將逐漸減退。腔靜脈後輸尿管已屬罕見病,同時合併右腎結石則更為少見。
「該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腰腹部鈍痛,甚至絞痛、血尿,部分病例可伴有尿路感染、結石。雖然下腔靜脈後輸尿管是先天性畸形,但大多數患者都在成年後才出現症狀。」戴英波教授表示,該病的確診主要依靠尿路造影、輸尿管逆行造影,或CT尿路成像。病人治療時需要通過手術把輸尿管移位至腔靜脈前方重新吻合,並且要同時取出右腎內結石,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據了解,腹腔鏡聯合輸尿管軟鏡治療腔靜脈後輸尿管並右腎結石在國內外僅有少量的文獻報道。本次手術的開展得益於戴英波教授團隊對雙鏡聯合手術方式的不斷探索,截至目前,中大五院泌尿外科已常規開展雙鏡聯合治療複雜腎結石、腎盂輸尿管移行處狹窄、先天或後天性輸尿管狹窄等多種診療服務,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為大批患者免除了多次手術的困擾。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治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溫超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c9mLmwB8g2yegNDv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