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彥東:有一種隔窗相望,只為保更多人平安

2020-02-20     涿州發布

寂靜的小區夜晚,空無一人,只有四樓的窗台邊,有兩個人影在眺望,那是母親在尋找兒子的身影,那是女兒在凝視著父親。小區門口,一個男人打著電話:「媽,我把藥放在小區門口了,一會讓宸宸下來拿,我還有事就不進去了,您保重!」他放下電話,眼裡掛滿了淚花。然而這並沒有阻止他的腳步,夜色中開著車直接去了30公里外的涿淶路防疫檢測點。
他,就是聞彥東。
聞彥東,涿州市民政局的黨組成員,一級主任科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侵襲涿州後,他便加入了防控疫情的工作中。1月30日上午,他和同事還在金竹小區逐戶摸排情況,下午被任命為涿淶路防疫檢測點的組長。他連夜來到檢測點,了解情況,安排工作。
自1月31日以來,他已經連續20個晝夜,沒回過家,一直吃住在檢測點,堅守崗位。這次是去市裡開會,順便給母親買了些常吃的藥,把藥放在小區門口,到了家門而沒入,和母親、女兒隔窗相望,心裡很不是滋味。

迅速成立黨支部、健全組織,凝聚力量,打開工作局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迅速開展工作,他與檢測點上治沙、交通、衛健等單位的帶隊同志,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涿淶路檢測點臨時黨支部,並親任支部書記,檢測點還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明確每個人工作任務和責任。面對黨旗,組織全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並開展了 「我是黨員、衝鋒在前、做好防疫、保全市平安」活動,黨支部迅速凝聚了黨員的力量,激勵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迸發。
面對疫情,他對同志們說:「同志們,前面就是我們的城市,那裡有我們的父母,有我們的兄弟姐妹,有我們的妻兒老小,有我們的親戚朋友,還有全市70萬人民,為了他們的安全,我們堅決做好防疫工作。」他帶領同志們,莊嚴的舉起右手,鄭重宣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我們堅決做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嚴密排查,認真檢測,仔細詢問,詳細記錄,嚴防死守,把好關口,我是黨員,衝鋒在前,做好防疫,保全市平安。
就這樣,38名同志的心瞬間緊緊凝聚在一起,並激發出無窮的力量和火花。大家在他的帶領下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迅速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檢測點上湧現出許許多多的感人事跡:衝鋒在前堅持在一線的老黨員耿學超、蔣愛彬;身體里有「六個支架」還堅持上崗的老同志劉紅忠;夫妻並肩作戰的醫護人員康素華、劉穎;勤勤懇懇工作的趙新偉;還有許許多多支持、奉獻的鄉親和群眾……黨支部的戰鬥堡壘、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這裡熠熠生輝,黨旗在這裡高高飄揚。

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

前些天,天氣非常惡劣,有時風雨,有時暴雪,氣溫有時零下十來度,他和同志們不畏嚴寒、不畏酷雪,堅持在一線,嚴把關口,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測詢問登記,對不符合要求的車輛和行人,耐心地做工作勸返。其實,他脾胃和心臟不好,怕冷怕累,他一去就帶了好多的藥,從心理上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默默地吃藥堅持工作。他每天加班到很晚,累了就坐在椅子上眯一會。

弘揚正氣,當好報道員

工作中他每天堅持寫工作日誌,記錄每天的工作情況,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記錄所見所聞的感人事跡和感想,並堅持弘揚正氣,親自當起了宣傳報道員。到現在,已報道了12篇,其中有兩篇被「今日頭條」轉發。
他還惦記著老家的鄉親們。當疫情發生後,他經常詢問老家的情況,給村裡捐獻了1000元,支持村裡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還沒有結束,工作還在繼續,任務將更加繁重而艱巨,他和他的戰友們將時刻聽從黨的召喚,疫魔不除,決不收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aEqZHABjYh_GJGVZQp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