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無約會,半年無交流,吳昕直言崩潰,到底老婆和孩子誰重要?

2020-01-02     湯小小

01

被忽視的伴侶,

婚姻漸行漸遠


最近一期《你怎麼那麼好看》節目中,委託者是一名爸爸。


他希望可以通過節目組的幫助,能夠讓時刻處於照顧孩子的妻子放下焦慮,好好地享受生活。


妻子慧茹3年前懷上4胞胎,當時醫生諮詢她要不要放棄。


因為在3-4個月時,隨著胎兒的發育,會存在較大的風險,無論對嬰兒還是母親。


思前想後,慧茹還是決定把孩子給生下來。


從此這個屋裡就有4個如天使般可愛的小精靈,一家六口擠在一張床上,隨時準備著花費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制定時間表:


6:20起床,喂孩子喝牛奶;

8:00-8:30 早餐

10:00少量水果

11:00幼兒園午餐時間

.....



照顧四個孩子就得付出四倍的時間,所以即使老公強烈地表態:


在一個家庭裡面不能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夫妻關係是大於親子關係的。


慧茹表示,道理都懂,但凡孩子一有風吹草動,還是會忍不住地折騰。


一度失落的老公表態:自從三年前結婚以後就沒再約會,單獨看電影和吃個飯都是奢侈的事。


他把問題告訴慧茹時,慧茹一門心思只放在孩子身上。


對於根深蒂固的問題,也僅僅是在半年前有過短暫的溝通。


溝通越來越少,溝通不了的話那兩人索性不發言,互相照看孩子就好。


「我對這個狀態是感覺到焦急的,不希望變得嚴重化。我們就好比一個基石,彼此間都不怎麼理解和幸福的話,久而久之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吳昕直言這太讓人崩潰,感覺到丈夫言語間儘是心酸和無奈。


妻子在做好母親的本分工作,但作為丈夫和爸爸的他,其實也在努力地扮演好這兩個角。


這其中也包含著無數的勞累與酸楚,不過是希望能夠得到妻子的一絲慰藉。


想起薩拉.帕坎南《世上另一個我》的一句話:


我們幾乎還沒有嘗試到做一個年輕成年人是什麼滋味,馬上就要面臨一大堆壓力:



先要找到一個伴侶,要適應夫妻生活中的新角色,然後大多數人會為人父母。



接下來你馬上發現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中年已經到了。


正因為知道生活總會布滿荊棘與困難,時間也總會在手指間悄悄地流逝,以前常常想快高長大。


一夜成人後卻頓悟時間總是有限,所以才會更希望能夠與伴侶保持水平線。


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一起去面對,而不是讓角色的轉變後卻把愛情給埋藏起來,終日只能夠以孩子作為交流的話題,把愛情理所當然地當成親情。


02

曾經的愛人,

消逝的愛情


《遇見幸福》電視劇中甄開放發現老公宋明遠出軌後,氣勢沖沖地想質問一番。


而宋明遠則認為自從這兩年甄開放完全把重心放在孩子以及工作身上,兩人婚姻生活都處於不正常的狀態,辛苦地上班一天回到家見不到人影。



經歷過浮浮沉沉的事後,兩人進行一番和解,把心聲給吐露出來。


甄開放沒想到的是曾經是宋明遠深愛的人,如今卻變成一個噩夢。



兩人都在回憶起剛結婚時的美好,甄開放對宋明遠一如既往地溫柔,像個小屁孩一樣黏糊著對方。


但自從有了孩子後,所有事情都變了樣,時時刻刻地盯著孩子的狀況,恨不得全身心地把感情投入給孩子;


同事不想做全職媽媽,又要把精力給挪到工作上,有一次是樂樂的一周歲,接到領導的電話就得馬不停蹄地趕回去。


變得越來越強勢,強到對方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這邊前夫在回憶著以前的種種,那邊的甄開放努力地克制著情緒,正如她說的時過境遷,無意中翻看過往的照片,竟毫無印象,卻物是人非。


倔強的甄開放聽到這些也深感難過,但她認為這些也不能作為出軌的理由,說到底也不過是兩人的步伐不再一致,存在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



是是非非,每個曾經彼此深愛的人最後卻走散了,兩人都是受害者,但彼此也是施害者,都在無意中給予對方不著痕跡的傷害。


日積月累,被傷過的痕跡終究是結痂的疤痕,輕輕一摸都可以感覺到過往的疼痛,最後曲終人散。


03

人生的陪伴,

先是伴侶再到孩子


結婚生子是否就意味著一定要把愛情過渡成圍繞著孩子的婚姻?


答案顯然不一定。


昆凌表示,她和周杰倫會規定一個約會日,像戀愛時的男女朋友那樣,定期地看看電影,來個燭光晚餐。



某採訪,主持人問昆凌:周杰倫是寵老婆還是寵女兒?


昆凌笑得跟個小女孩似的,覺得周杰倫還是偏寵愛自己多點,因為在他的理念中,一個溫馨的家庭應當是夫妻恩愛,才會給孩子們樹立好榜樣,懂得愛人。



最近因老胡送的搞笑禮物上熱搜的Papi醬,發布一則安心養胎的微博狀態。


結婚5年的他們,一直奉行著先愛自己,再愛伴侶,最後到孩子及家人的原則。


人作為獨立的個體,來此人間溜達一圈,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事,靠的是自我的愛護,人只有自愛才能愛別人。


當遇到相愛的人,這一生,就是我們要跟伴侶一起過的。


天下無不散筵席,孩子終究會長大,父母也終會年老,我們不過是陪伴他們走一段路,剩下的路還是他們自己去走。



愛自己的人終究會遇到同樣愛自己的伴侶,當頻率達到同步時,自然會認定其為適合自己相生相隨的人。


結婚生子不過是兩人間的觀念一致後所作出的表達愛的行為。


04

思想重視伴侶,

行動重視孩子


微博上發起#伴侶和孩子哪個更重要#的話題,引起網友們的討論。


名主持人李艾則認為:因為我們選擇願意走一生的伴侶,所以思想上達到一致後,選擇要的孩子。思想上重視伴侶,行動上重點在孩子。


此話一出,紛紛得到網友們的一致認可:


因為愛伴侶所以有孩子,也因為愛孩子所以愛伴侶;


就算為了孩子,也該有自己;



說到底,不過是在透徹一個道理:成熟的人無需去做這種選擇。


生活肯定難,帶小孩也肯定苦,有時說太多別過分地為了孩子而放棄自我忽視伴侶的心情的道理。


可是也不是誰都可以達到生活十足的富裕,但當我們還在努力地為經濟為物質所努力時,那為何不以好的心態去面對,非得以悲觀主義的心態去遭遇一切的困難?


所以在思想上重視伴侶,這也是我們當初找尋伴侶的精神上的門當戶對,彼此間生長於不同的環境,經歷著不同的故事,思想上卻能夠保持一致。


看得到對方的精神內核,保持大體一致的精神追求和探索對方內心世界,尊重理解對方的觀點,信任對方,同時也明白大家是獨立的個體,懂得保持適當的距離。


而行動上重視孩子,是因為孩子屬於我們的結晶,我們深愛孩子,我們有義務想把一切最好的給與孩子,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


這只是單單靠一方去做,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伴侶不能打著工作的旗子覺得上班累,回到家照顧孩子不聞不問。



無論如何,做妻子不過是一份角色,做媽媽確切的來說是要擔負起這樣的一個人物,丈夫要多點體諒,妻子也要懂得保持心態上的平衡。


愛是可以分化出去的,並不要求一定把所有的愛都得灌注在孩子身上,哪怕分三分之一給伴侶也是一種公平。


人生的路漫漫長,一個人走下去終究會是孤獨和寂寞,找到伴侶帶給我們最美好的是,因為有愛,所以會製造愛的結晶,即便這顆結晶多麼地閃耀,也該記得先給予伴侶一定的愛,這顆結晶才會得到同樣的光芒。


簡介:橘貓大大,湯小小寫作班學員,一名想養橘貓也要人生海海,劈浪前行的90後。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得者,左手擼貓,右手寫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VpedG8BMH2_cNUg4l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