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理財,本金重要,還是高收益更重要?

2020-09-20     羅小胖愛理財

原標題:普通人理財,本金重要,還是高收益更重要?

如今這個社會,但凡說到理財二字,相信都會有不少人專門轉過來討論。這種現象,我們都已經屢見不鮮了,主要的原因,便是時下人們的理財意識逐漸變強了,這算是好事,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形式。

整個市場裡,主要的力量還是屬於散戶,也就是我們普通人。而普通人理財的時候,最容易誤入的觀念,便是只求高收益而忽略了高風險,甚至是最終讓自己的本金損失了不少。

那麼,普通人理財的話,究竟是本金重要,還是高收益更重要呢?如果想要獲得高收益,我們又應該做好什麼準備呢?每年收益率太低,這真的有什麼丟人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普通人理財,本金重要還是高收益更重要?

的確,當我們理財的時候,腦海里所浮現的畫面,自然是我們的本金翻倍,甚至是讓自己大賺一筆。不得不說,這種想法隨著理財年限的增多,會慢慢的被壓下來,這便是成熟的一種表現。

說白了,我們首先要記住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便是不論什麼樣的理財產品,保住本金才是第一位。因為,只要我們本金還在,那未來早晚會有掙錢的時候,但如果連本金都沒有了,還談什麼賺收益呢?

只不過,大多數人只知道本金的重要性,卻在操作的時候故意嘗試高風險的理財產品,直到自己真的虧了,甚至是虧痛了,才發現自己不該投資這些產品,只不過這時候的後悔,有些晚了。

二、如果想要獲得高收益,該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整個理財市場當中,因為需求的人群不同,所以理財收益自然也是有高有低。首先來看的話,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甚至是定期理財產品等等,便幾乎算是沒有風險,但收益率卻偏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購買的原因。

往上一點,或許便是風險較高的產品了,例如股票、基金、信託、保險等等。這些產品,收益高的時候能夠讓我們掙50%甚至是翻倍,但不得不說,它能讓我們掙錢,自然也能讓我們虧這麼多錢。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獲得這些高收益,那我們首先要做的,或許便是糾正自身的心態,隨時做好虧錢的準備。而且這種虧錢,有可能是血虧,有了這種心態之後,才說明我們有資格去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不是嗎?

三、每年收益率太低,丟人嗎?

在小胖所認識的人當中,總有人不斷在抱怨自己的理財收益率太低,用他們的話來說,因為自己沒啥本金,所以這點收益率一年到頭算下來,也不過比定期產品高一點點而已,完全沒有什麼吸引力。

那麼,年化收益率太低了,真的丟人嗎?個人覺得,丟人的不是收益率,而是我們自身的思維以及本金的多與少。說白了,如果你有100萬拿去理財,哪怕是每年4%的收益率,也能夠有4萬塊錢進帳。而如果是500萬,甚至是1000萬呢?這時候還會覺得收益率低嗎?

只不過,很多人正是因為沒有什麼本錢,所以才想著去投資高收益的產品,幻想著未來資產能夠翻倍。這種想法,的確是不錯,但最終卻有可能得到的不是賺錢,而是教訓。

不論什麼時候,理財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如何保住本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也才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貪心,見好就收。這種心態雖然相對保守,但不得不說,在關鍵時刻卻能為我們守住損失。

投資,一定要用閒錢。說白了,如果我們是用閒錢在投資的話,那未來哪怕是真的這筆錢都虧損了,我們也不會覺得有多心痛,日子依然可以過,但如果全部投進去的話,未來就不是傷心那麼簡單了。

那麼,您覺得普通人理財的話,是本金重要,還是高收益重要呢?在您看來,理財收益率太低,是怪產品太爛,還是自己的本金太少呢?您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購買過哪些理財產品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Unnq3QBLq-Ct6CZu1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