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或許是因為網際網路理財產品的大火,所以不少年輕人都具備了理財的思維。這一點,比起父輩那個年代來說,真的算是進步太多了。畢竟,他們那個年代唯一信賴的理財產品,便是銀行了。
在眾多理財產品當中,相信很多人對於基金並不陌生,甚至就連股神巴菲特老爺子,都曾多次公開推薦指數基金,用他的話來說:「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堅定持有指數基金,未來都是會戰勝專業投資者。」
那麼,如果基金虧損太多,自己有些承受不了,想割肉又捨不得的話,該怎麼辦呢?買基金,最應該具備的心態,又是什麼呢?普通人買基金,為什麼大多數都是虧損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一、基金虧損太多,想割肉又捨不得,該怎麼辦?
坦白講,或許對於炒股來說的話,當我們虧損到一定金額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建議我們割肉。畢竟,趁早割肉,或許才會讓我們虧損更少,但不得不說,基金並不適用於這種操作。
在小胖看來,只要是購買的寬基金,也就是所謂的指數基金,那不論虧損多少,都是沒有必要割肉的。因為,大方向來看的話,買基金其實就是買國運,只要相信國家發展越來越好,我們便能長期持有。
不光如此,哪怕是基金真的虧損了,我們也可以通過不斷加倉,讓自己的虧損慢慢攤平,這樣一來,未來只要基金能夠有著一絲的上漲,我們便是可以掙到錢的,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二、買基金,最應該具備什麼心態?
很多人買基金,容易將其當成是股票一樣,頻繁進行操作。其實,如果是在牛市行情的話,這種操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是在熊市的話,這種操作是是容易虧錢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基金持有時間少於7天的話,基金公司會象徵性收取1.5%的費用,試問,我們又有多少個1.5%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買基金不持有個3年左右,最好不要賣的原因。
當然了,說3年也有些誇張了,因為按照過往的數據來看的話,差不多2年左右便會有不錯的收益。只要收益率達到自己的期望值了,我們便可以將其賣出,而不用再貪多。畢竟,貪多的話,最終有可能全部虧出去。
三、普通人買基金,為什麼很多人都虧損?
雖然基金和股票不一樣,但又有很多一致的方面。也就是說,很多人買基金都是虧本的,具體的原因,便是他們高買低賣了。說白了,如此操作的話,最終只會成為市場當中的韭菜而已。
所以,普通人買基金最重要的操作,便是購買那些低估值的基金。只有如此,未來它們上漲的空間才會更大,而我們盈利幾率也才會更大,這都是相對的。
當然了,並不是說不能買在高位,而是如果我們買在高位的話,未來需要不斷拿錢加倉,以此來攤平我們的買入成本。這樣一來,時間線就會拉得太長,萬一哪天我們急用錢了,這些錢又取不出來,便不划算了。
買基金,的確是最適合普通人的一種理財方式了。因為,它並不需要像股票一樣每天都看盤,只需要每個月不斷投錢進去,並且只要長期持有的話,我們的收益率都會相對不錯。試問,還有什麼理財產品能比它更實在和划算呢?
當然了,市場上的理財產品也有很多,並不止基金一種。只不過,我們在投資之前,應該先熟悉和了解自身的風險接受等級,只有這樣,未來我們才能夠選擇適合自身的理財產品,這才是最佳的發展路線。
那麼,您覺得基金虧損太多,想割肉又捨不得的話,該怎麼辦呢?普通人買基金,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是虧損的呢?在您看來,基金又真的適合投資嗎?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