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時期,鄧華上將在東北野戰軍七縱擔任司令員。
在東北黑土地上,儘管戰火瀰漫,但是京劇裘派傳人方榮翔在東北地區演出名聲卻很大。
這位方榮翔,本是北京人,8歲學戲,拜尚小云為師;10歲又師從駱連翔等京劇名家。1940年,15歲的他又受藝於裘盛戎,開始專攻裘派。他先在天津一帶演唱,後來為了謀生,流落在哈爾濱、長春、瀋陽等地賣藝。
好不容易熬到抗日勝利,20歲的方榮翔在東北終於出了名。
然而,接著內戰的炮聲響起,國民黨傷兵成天占據戲園子,無理打鬧。他無法演出,走投無路,只好帶著戲班子在四平市投奔了國民黨第71軍,成為該軍第88師京劇隊。
1948年3月,東北野戰軍七縱解放四平市,第88師覆滅,方榮翔等人再次流落在街頭。3月下旬一天,他們推出了一台新劇《龍鳳閣》。未曾想到,就第一次演出,方榮翔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方榮翔演出時,七縱司令員鄧華去看了。
鄧華雖然是司令員,長期在軍旅卻酷愛京劇,也十分喜歡裘派唱法,當他得知方榮翔沒有職業,在街頭流浪時馬上決定招收他參加解放軍,貢獻一技之長。
兩天後,第七縱隊的參謀長和政治部一位部長,帶著三駕馬車,來到了方榮翔的住處,接他參軍來了。除了方榮翔一家人外,他們還點名要了戲班子的青年老生殷寶華和演武花臉的方榮翔的內弟。
此時四平仍是天寒地凍。方榮翔一家五口——母親、妻子、一個兩歲女孩和一個一歲男孩,在寒風中冷得直發抖——在國民黨第88師時,方榮翔一個月掙9萬元舊幣,吃喝開銷都不夠,哪能添置衣衫?隨同參謀長前來的警衛員見狀,主動脫下自己的大衣,披在懷抱孩子的方榮翔的母親身上。
方榮翔看見這一幕,淚水潸潸而下。
就在這一天起,第七縱隊成立了以方榮翔為主要演員的京劇團,由此,方榮翔也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文藝戰士。後來,他成為了中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