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徒當街縱火燒人,香港不能再亂下去

2019-11-12     平安金山

全文2906字,閱讀約需6分鐘

暴徒潑易燃液體火燒一名香港市民的視頻,11日在社交網絡刷屏。

  

香港警方隨後證實,此事發生在馬鞍山海柏花園往圖書館方向的天橋上,被火燒市民疑似與人發生口角,之後被暴徒潑易燃液體放火。目前,香港將此案暫列襲擊,當事人身體多處燒傷,已在醫院接受診治。

  

11日下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會見記者時表示,暴力行為是與市民為敵,今香港踏上不歸路。

  

這幾日,香港局勢可謂再添波瀾。自11月10日下午2時起,一些暴力極端分子在九龍塘、荃灣、沙田等多區聚集,並有目標地破壞多個商場內的店鋪和設施,嚴重破壞社會安寧。

  

香港警方立即採取行動,截至10日晚上11時30分已拘捕88人。而10日晚上,香港特區政府發布通告,重申政府絕對不會容忍這些暴力行為,警方必定繼續嚴正執法,拘捕違法人士。

  

但遺憾的是,嚴正警告並沒有阻擋一些暴力極端分子的破壞行為,11日再次有人堵路阻斷交通,更於當日午後發生了焚燒市民的殘忍行為。暴徒們手段殘暴,如果不是這名市民脫掉外衣及時自救,後果不堪設想。

  

從衝擊地鐵、機場,毆打警察,到打砸新華社香港分社,行刺立法議員何君堯,再到焚燒普通市民,五個月來,在極端暴力分子的干擾下,香港的社會秩序遭到極大幹擾與破壞,而且極端暴力分子的攻擊目標似乎出現了由整體秩序到個體市民的轉向,這種糟糕的局勢,讓不少人憂懼:香港到底怎麼了?

  

眾所周知,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觀念。這是香港經濟長期保持繁榮穩定的基石。這種價值觀,將為每一個香港市民的權益保駕護航,而一旦其遭到破壞,不僅將破壞香港經濟繁榮的基礎,每一個香港市民的權益也將無所屏障。

  

香港近日公布的第三季度經濟數據,直接反映了風波的負面影響:GDP總值較上年同期下跌2.9%,為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今年經濟大機率將出現負增長。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經濟受影響,普通市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而暴力極端分子焚燒普通市民,這更是對法治底線的直接挑戰。這其實埋伏了這樣一個後果:如果一個人可以隨意受到攻擊,那每個人的人身安全都將無法得到保障。換言之,所有香港市民都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極端暴力分子傷害普通市民、破壞法治價值,捆綁的是每一個人的利益,包括他們自己。

  

愛港愛國的香港市民沒有什麼錯,他們不該受到這樣的傷害。香港向來以溫和理性的人文氛圍著稱,香港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自由成長。而街頭暴力行為直接破壞了這種氛圍,它讓普通人的不安全感加劇,最終傷害的是整個香港。

  

眼下,暴力極端分子的街頭破壞行為似有升級之勢。香港警方依法拘捕暴徒,有利於維護香港和平穩定的秩序,也符合所有香港人的利益。實際上,在這五個月的風波中,極端暴力分子都只是香港市民中極少的一部分,絕大多數香港市民都站在了法與理的一邊。

  

所以,風波發生以來,每當有極端暴力行為發生,都會有香港市民勇敢地出來譴責、抵制,不論是此前香港各界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行「反暴力、救香港」集會,還是香港民間進行的「清潔快閃」行動,都體現著香港社會的主流民意。

  

香港警方在11日發表的新聞公報中稱,絕不容忍任何人為達任何目的而訴諸暴力,必定堅決採取執法行動以恢復社會秩序,並對所有違法行為追究到底。這是對香港精神的重申,也表明了其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的決心。

  

香港不能再亂下去,我們祝願香港儘快結束亂局,早日恢復往日風采。

文/喻辛(媒體人)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

評論

港警被迫開槍制服暴徒:法不向不法讓步



香港警察被迫開槍制服暴徒,是在行使執法權力,是止暴制亂的必要手段,也是在維護法治威嚴。

  

據海外網報道,11月11日,有激進示威者肆意攻擊辱罵香港特區警察,警察隨即反擊抓捕。激進示威者群起而攻擊警察,甚至有人試圖搶奪警方槍枝。有警察被迫開槍,並制服暴徒。

  

連日來,香港激進示威者擾亂公共秩序行為,包括以雜物堵路、投擲大型雜物、投擲汽油彈等愈演愈烈。鑒於此,警方在驅散及拘捕時曾使用配槍,目的就是早日恢復社會穩定,恢復香港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早日還「東方之珠」以本來面目。

  

都說「法治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對那些亂象,顯然要置於法治框架下審視,而止暴制亂也需要仰賴法治之力。

  

就眼下看,部分激進示威者不僅不知收斂,還有試圖搶奪警方槍枝的舉動。在執法過程中,別有用心者蓄意搶奪槍械,一旦得逞,極可能用於製造更多、更大事端,構成更嚴重隱患,甚至產生更叵測後果。就在昨天,還有人對異己者潑易燃液體對其放火,這已突破了法治底線,衝擊了法治尊嚴。

  

在此語境中,依法制亂也成了必需。香港警方作為執法主體,採取合法合規使用槍械等旨在維持社會秩序、恢復社會穩定、制止社會暴力的手段,正是止暴制亂的現實舉措。可以說,警察被迫開槍制服暴徒,也是一種法不向不法讓步。

  

時至今日,激進示威者當初藉以生事的「引渡條例」提案已成明日黃花,甚至引發「引渡條例」提案出台的刑案本身,也已被許多激進示威者拋在腦後,取而代之的是連續的激進、暴力行為。

  

可隨著事態的演變,眾多香港市民已逐漸認識到,一個穩定、繁榮、安全的香港社會,才符合香港所有階層、全體民眾的根本利益。犧牲香港社會的穩定、繁榮、安寧、安全,最終都註定只能破壞經濟、損毀公私財物,影響商業、金融秩序,干擾市民正常的衣食住行。

  

一言以蔽之,諸多暴徒的言行與香港、與全體港人的基本利益背道而馳,還會對社會穩定、公眾安全和所有階層、所有人的切身利益,構成更現實、更嚴重的威脅。正因如此,站在「法」這邊,捍衛法治威嚴,也成了很多香港市民的自覺行為。他們也懂得,支持恢復社區穩定的正當、合法行為,也是在支持香港,支持自己的權益。

  

說到底,香港是個法治社會,法治不容暴力肆虐,不容有些反文明的侵害之舉。港警開槍制服暴徒,是在警察作為執法主體的框架下行使執法權力,這是止暴制亂的必要手段,也是在維護法治威嚴。



文/陶短房(專欄作家)編輯 石榴 校對 陳荻雁





━━━━━

評論

香港暴徒放火燒市民:「與暴力割席」,對惡行零容忍

微博截圖

就在前幾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布了一條創意短片,短片中強調愛比暴力強,呼籲大家與暴力割席。遺憾的是,發生在天橋上的這起「放火燒市民」,其性質之惡劣、行為之可怖,不僅是對民眾底線的挑戰,也是對香港法治精神的挑戰。

正如香港特區區議會某選舉候選人所言:「那些激進分子會用汽油彈,會進行暴力攻擊,他們的行為讓很多人感到害怕,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從圖窮匕見的刺殺,到當街放火燒人,不斷升級的暴力行為,傷害的是法治威嚴,損害的是香港地方的繁榮穩定,也與香港民眾的根本訴求背道而馳。

香港是個法治社會,法治是香港穩定繁榮的基石。而眼下多起惡劣事件表明,止暴制亂、「與暴力割席」,已是迫在眉睫。而讓暴徒得到法律的嚴懲,讓民眾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也需要仰賴法治之力。

(新京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5KHYG4BMH2_cNUg6J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