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在行動】戰疫大考!福田如何運用法治思維抓好疫情防控?

2020-03-22   幸福福田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並發表重要講話,福田區委領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持清醒頭腦,做到慎終如始,注重擔當實幹,統籌做好「六穩」工作,紮實做好社區防控陣地。

疫情發生以來,福田區政法戰線堅持以法治手段築牢疫情防控的基層防線,把法治思維貫穿到攻堅克難的全過程,各政法單位按照各自職責,統籌處理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關係,服務中心服務大局。公檢法司各單位快速響應,運用法律手段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為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六穩」工作,提供優質高效、堅強有力的執法司法保障。

嚴格執法有力度 打擊涉疫詐騙犯罪行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福田區踐行法治戰疫,圍繞防控處置和開工復產推出針對性的法治「工具箱」和「預案庫」。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際,故意隱瞞疫區相關行程、拒不配合防疫工作、刻意隱瞞病情發病不報告、刻意隱瞞與來自疫情發生地的經歷,導致多人被隔離甚至感染的案例屢有發生。2月4日,福田公安機關依法對刻意隱瞞疫情發生地行程的嫌疑人范某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偵辦,系全市首例。

2月8日,福田警方依法對拒不配合體測溫的違法行為人盧某行政拘留7日,該案是分局辦理的首例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間發布的決定、命令案。同日,依法對散布涉口罩謠言的3名嫌疑人行政處罰,該案是分局辦理的首例涉疫情散布謠言案。截止至3月3日,福田分局共受理涉疫情案件122宗(行政案件55宗、刑事案件67宗),已行政處罰涉疫情違法行為人10人,對19名涉疫情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將口罩、體溫槍等防疫物資,推成今年最火的「年貨」。然而有些不法分子卻從中看到「商機」,利用防疫物資的緊缺性和群眾的迫切需求在朋友圈行騙。

2月12日,被告人鍾某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出售口罩的虛假信息。2月17日,被害人小劉看到鍾某朋友圈後,便與鍾某協商購買事宜,雙方商議以單價2.8元的價格,交易1.5萬個口罩,貨款共計人民幣4.2萬元。在小劉支付了定金後,鍾某向其快遞了25個口罩,並拍攝他人的大件快遞箱子圖片和單號欺騙小劉支付餘款。2月19日,小劉發現貨不對板,察覺受騙後當即報警。2月21日,鍾某被公安機關抓獲。

除了騙口罩,還有騙體溫計的。2月9日,被告人陳某謊稱自己有電子體溫計出售。被害人小夏聯繫陳某,以370元單價向陳某訂購了30個電子體溫計,並在當天通過微信轉帳1.1萬元給陳某。陳某收到貨款後,讓員工郵寄了兩個空包裹給小夏,並在微信中將小夏拉黑,把詐騙所得用於自己消費。2月14日,陳某被公安機關抓獲。

3月6日,福田法院以遠程視頻庭審方式,分別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四件涉疫情刑事案件,依法判處四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十一個月不等,並處相應的罰金,有力打擊涉疫情詐騙犯罪行為,維護疫情期間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公正司法強保障 「無接觸」庭審為民排憂,確保抗疫、審執「兩不誤」。

借來法袍,滯留湖北的深圳福田法官在網上開了18個庭審,確保司法審判服務不因疫情中斷。2月24日上午9點30分,福田法院第29庭開啟了一次戰疫期間的「特殊庭審」。原告張某一宗民借貸案得到及時審理。庭審當天,審判長、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當事人藉助網際網路實現三線聯通,這也是福田法院法官身在疫情嚴重地區,異地遠程視頻辦案的隔空庭審。

法院工作不打烊、執行效果不打折。2月以來,截至2月27日,執行局執結案件1217件,執結到位金額1.35億元,確保防疫、執行「兩不誤」。福田法院特邀調解員們藉助融平台進行網上調解450次,電話、簡訊、微信,引導當事方化解矛盾糾紛。司法拍賣不停擺,2月截至27日,淘寶網福田司法拍賣已成交拍品37件,成交金額1.86億元。

福田區依靠法治力量加強對相關案件審理工作的指導,及時處理,定分止爭。讓人民群眾在疫情期間感受到每一件審理案件的公平正義。

隔離病毒,隔不斷法治服務,「無接觸」庭審辦案為當事人排憂。2月10日,福田法院第25庭的法槌敲響了疫情期間網上開庭第一槌。截至2月27日,福田法院通過深圳移動微法院、粵公正和「巨鯨」智平台三大智能庭審平台網上開庭123次,審理案件350件。

依法並重促生產 加大企業司法保護力度,五大支柱產業100%復工復產。

隨著復工復產的的企業越來越多,福田區把疫情防控和復工達產作為法治工作的大考場,區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職責,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攻克疫情防控的難點焦點,在應對處置重大矛盾糾紛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水平,為轄區推動有序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創造了良好法治環境,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雙勝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與病毒賽跑,「健康驛站」率先收治90名隔離者,創下集中收治和切斷傳染源的防疫經驗。「社區+物業督導」聯防聯控,築牢基層疫情防控網格。200餘家企業與8大銀行線上談融資,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慢。每一個應急行動都融入法治評估、法治服務、法治支撐。

法治護航,「春風行動」第一周福田區實現龍頭企業、總部企業、持牌金融機構、千家重點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個100%復工復產的戰績,覆蓋全區65%的GDP和70%的稅源主體,為全市經濟社會穩定和產業鏈安全提供重大支撐。

2月18日,福田區推出《企業復工復產防「疫」標準化手冊》,要求企業復工復產要防疫到位,為職工提供健康保障。然而,詐騙分子盯上復工企業,以出售口罩、酒精、防護服等名義實施詐騙。為及時震懾此類違法犯罪,福田分局在嚴格依法辦案的基礎上,加大辦案力度,加快辦案流程,有效遏制住涉疫情詐騙案件的高發勢頭。2月14日,福田某公司員工報案,稱想購買一批口罩用於復工,卻被詐騙1.6萬元。福田分局迅速鎖定嫌疑人,聯合當地公安縝密偵辦,現嫌疑人已投案自首;2月17日,又快速破獲一宗網上口罩詐騙案,為事主及其所在企業及時挽損25萬元。

特殊時期,基層執法要防止簡單化一刀切。「有時遇到一些不戴口罩出行或不配合測溫的群眾,我們都會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儘量做到柔性執法,爭取群眾的理解和配合。」

在疫情防控的新階段,福田區法治手段從「靜態管理」轉向「動態管理」,從統一管理轉向分級分層管理。目前,福田區在防控不鬆勁的前提下,企業逐步復工復產,生活服務設施逐步開放,福田法治服務也把重心逐漸轉移至寫字樓、商場等,為復工復產助力。

守法用法重宣傳 調動專業法律工作者,為依法防控提供理論支持和智力服務。

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福田區組織專業力量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相關規定彙編》,涵蓋疫病防控應急預案規定、相關公告、隔離管理文件等,共計5大類、28萬餘字,為基層依法防控提供了一本法律操作大全。

助力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聯合有關部門積極發布《福田區致全區業主(房東)的減租倡議書》,建議為延遲復工的企業和租戶減免租金、物業管理費用及其他費用,減輕延遲復工企業的負擔。開展法制審查論證,在全市率先發布《深圳市福田區防控疫情同舟共濟福企十一條》等支持措施,為轄區重點行業和中小民營企業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

組織匯商研判開工復產社會治安和綜合維穩新情況新問題,以法治思維亮出新辦法新對策。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疫情期間志願法律服務,納入社區聯防聯控「安心行動」,為群眾提供優質公益法律服務。在市法學會指導下,福田區法學會聯合公益法律服務社會組織,招募86名法律專業志願者,開設「防疫抗疫法律援助服務熱線」(4000343580),編印形成《新冠肺炎防控期間簡要法律知識問答集錦》八個體系篇章,為社區居民、醫護人員、學校人員、勞動者、企業等各類主體法律需求答疑解惑,截止3月4日,已解答房屋租賃、薪酬待遇、勞動關係、金融借貸、復工復產等問題120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