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這(幫)熊孩子!真難管啊!」不知這話戳中老師您的心坎兒了沒?
咬耳朵講悄悄話、埋頭做小動作、走走神兒……似乎課堂上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今天,【實操課】第二課,咱們就來說說這課堂第一大問題——紀律。
不少老師都說紀律真是讓人頭疼不已,有沒有什麼好招兒能管管這幫「熊孩子」!小軍師也是覺得這個問題很棘手,不過好在搜集查閱資料,還是有幾條妙計供各位老師參考參考!相信有了這些妙計,「熊」孩子們一定讓您治得服服帖帖!
收買人心,讓學生的「神」重回課堂
很多老師不解,課堂上基本都會有走神夢周公的學生!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學生的「心」不在課堂或教師身上!既然如此,咱就來「收買」他們的「心」咯!
錦囊妙計
計一:「察訪民間」
老師可不能高高在上當女神男神,而是要懂得「察訪民間」、籠絡人心喲。利用課前課後的時間,多和學生交流接觸,嘮嘮家常,聊聊學習、愛好。當學生感受到你的關照,自然也會「關照」你,愛上你的課。
計二:反其道行之
有些老師控制不住情緒,在課堂上指名道姓地訓斥學生。但聰明的老師卻是反其道行之,訓斥不如表揚,怒目不如微笑。當你對學生投之以桃時,他們則是會報之以李的。
獎優罰劣,小組個人都爭先
獎優為主,罰劣為輔,專為紀律表現制定一套獎優罰劣的措施。學生們都要爭優,小組也好,個人也罷,都不想落個「拖後腿」的名聲!所以都會暗自加把勁兒,不讓自己影響整體的積分。
錦囊妙計
計一:小組競爭機制
將班級學生分成等組員數紀律小組,記錄各自段時間內的課堂違紀行為次數和類型並公示。之後,評選出紀律表現最優和最需加油小組,並給予相關獎懲。這樣一來,要是組內哪個小傢伙想說話,其他的小成員可是不會同意的!
計二:個人競爭制
此類方法工程量較大,以個人為單位,記錄每個學生在固定時間段內的表現,積分形式呈現。最後獎勵分值較高者,分值較低者接受懲罰。就算有「不怕死」的小傢伙主動找人聊天,但是小夥伴們也是要計分的,可是不會陪聊的說!
小貼士:罰劣不可採用諷刺、威脅、隔離、體罰等手段,應當努力將懲罰變為一種愉快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攻心計謀,用「沉默」治治學生的聒噪
課堂上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的言與行嚴重到影響教師的課堂講述。與其生氣拍桌板,不如試試這攻心計謀。所謂攻心,可不是不理不睬的冷暴力,而是用你的「沉默」hold住學生的小心臟!
錦囊妙計
計一:自我冷卻,等待班級安靜
學生大聲喧譁,老師一定不能抓狂!調控可能就要「暴走」的情緒,可作幾次深呼吸,鎮靜下來,安靜等待學生停下爭吵。切記不要被情緒左右而大發脾氣,這會增加老師的負面形象度。
計二:直視「目標學生」所在區
站在講台,或目標學生附近,用目光掃視學生,吸引他們注意力。這時候熊孩子的小心臟一般是hold不住的,過不了一會兒,學生們自會紛紛安靜下來,恢復教學秩序。
收放自如,課上給學生留足面兒
最「安靜」常見的違紀行為莫過於開小差,他們可能互傳紙條、看課外書或者做其他科目作業。面對如此情形,多有以下兩種應對措施。
錦囊妙計
計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果開小差或走神的學生是偶有為之,又並未影響其他學生,老師大可選擇視而不見,畢竟這種程度的違紀避無可避,屬於正常的現象。老師也不是不近人情,有時候也得放放水!
計二:秋後算帳
課堂上不可直接「修理」違紀學生,對學生違紀行為的教育應著重放在非課堂時間。面兒不能和學生過不去,下課後,老師可約見這些學生「喝茶」,「秋後算帳」也不遲。
小貼士
兩手扶案,目無學生,或是站在教室一隅,顧此失彼,這樣的上課方式自然不可能有好紀律。相反,要不時地環視前後左右,特別是後排的左右兩角,對潛能生(常見紀律差生),更應予以滿腔熱情的(眼神)「關注」。
環境約束,讓學生不好意思
張口開小差
教室的布置狀況對課堂紀律管理的價值在於,環境賦予其中人群的潛在精神約束力,影響著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這就好似衣物寬鬆度對人言行有著束縛作用一樣。
錦囊妙計
計一:教室空間布置得當,無死角
教室空間的合理利用,如果課桌凳的擺放得好,360度教室「無死角」,全體學生處於教師視野之內,從客觀上提高課堂管理效果。
計二:溫馨布置教室,減少學生壓力
擾亂紀律可能是其釋放壓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多處放置綠色新鮮植物,利用空白牆壁作學生「心愿牆」或才藝展示區或班級榮譽區等。這麼溫馨可人的教室環境,學生不僅減少心理壓力,而且還會激起有「保護欲」,不允許自己打破它。
這些計謀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百看不如一用,不妨試試和熊孩子們鬥鬥智,也許你就能掌控好課堂的「火候」咯!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學高分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