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幼兒機構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機構。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重點發展興趣。建立孩子在學習方面的信心,讓孩子愛上學習並成為終身學習的人,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園的教學目標,是蘊含在孩子們遊戲過程中的,而不是單純的上課學習。
在美國,根據嬰幼兒機構的種類和孩子的年齡,有日托或託兒所(Daycare、Childcare,6周~4歲)、育幼園(Preschool,3~5歲的孩子)、小學的幼兒園階段(Pre-Kindergarten,4~5歲的孩子)、學前班階段(Kindergarten小學第一年,5~6歲的孩子)。一般Daycare和Preschool都是私立的,從Pre-K階段可以送入公立學校。「目前有約50%的3歲孩子和70%的4歲孩子會進入育幼園學習。」美國早教研究中心的主席W. Steven Barnett博士說。
美國教育理念認為,對孩子來說,幼兒園是重要的社交、情感、身體及智力的發展期。哈佛教育學院院長Kathleen McCartney 博士說:「在育幼園,孩子會接觸數字、字母和形狀。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如何社交——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分享。」這個階段學到的字母發音和算術等技能,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會使孩子終生受益。育幼園和幼兒園的課程多是聽音樂、聽故事、舞蹈、畫畫、做手工等,雖然看起來都像是娛樂和遊戲項目,但它們其實需要大量的腦力勞動,孩子將在玩耍和創造性活動中學習知識。在美國幼兒園的快樂教育,不是只有玩!
孩子在學前班(K階段),「學習」的內容更為豐富了。建立孩子在學習方面的信心、讓孩子愛上學習並成為終身學習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美國幼兒園至學前班的主要學習目標
1、字母和發音
l 能認識、朗讀和書寫全部26個字母,包括大寫和小寫字母;
l 知道每個字母的正確發音,並能夠閱讀大約30個常見單詞,例如and,the和in;
l 能認出自己的名字,並能夠將其與其他字母和有意義的單詞(如媽媽、爸爸、愛)組合在一起。
要持續給孩子講故事,Seuss博士建議說:「給孩子講故事不但幫助孩子喜愛上閱讀,更讓他們在學校表現更好。」閱讀讓孩子的專注力、語法、詞彙量都有很好的提升。「要從簡單的故事講起,讓孩子們能讀懂,當他積累到一定程度會進步,就可以越讀越多。」孩子們喜歡有韻律的故事,喜歡重複,帶他們反覆讀喜歡的書吧。
2、寫作
l 會寫簡單的由首尾單輔音和短元音構成(CVC)的單詞,例如帽子(hat),紅色(red)和狗(dog);
l 會寫一些簡短的句子,例如「貓貓回家了(The cat ran home)」。
給孩子準備各種筆,水彩筆、鉛筆、蠟筆等等,還有本子,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鼓勵他寫字,並讀出來。也可以把孩子寫字的作品貼在牆上,讓他很有成就感。
3、數字和算術
l 學會認識、書寫、排序和計數30以內的數字;
l 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
可以讓孩子在紙板上寫出數字,剪下來,玩按順序排列的遊戲。睡前可以玩數繪本或毛絨玩偶的遊戲,問孩子:「你有幾個玩偶?」「你有幾本書?」然後拿走幾個/幾本,讓孩子數一數,「還剩多少?」再加回來,「一共多少?」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數數或者算數。
4、形狀和物體
l 學會稱呼和描述常見的形狀,如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矩形;
l 學會根據顏色、大小和形狀對區分物體並歸類。
分類遊戲孩子們都會喜歡,在家也很容易在玩中學,比如讓孩子給M&M豆按顏色分類、給餅乾按形狀分類等。
5、時間和季節
l 能夠確定日常活動的大致時間,例如知道早上7:00上學,或者晚上6:00吃晚餐。但是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仍然很難完全掌握抽象的時間概念,因為他們還只發展出了具象思維。
這些教學目標,是蘊含在孩子們的遊戲過程中的,而不是單純上課學習。美國的早期教育也非常重視閱讀,每天都有閱讀課,通過閱讀,孩子們也能掌握常見單詞和字母、簡單的數字運算、形狀和時間等這些知識點。
美國6種不同早期教育體系
在美國,有多種早期教育體系並存,從教育理念而言往往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通過發現和探索來學習,設置課程時將以孩子為中心的活動作為重點,教師根據孩子的發展水平提供指導並組織活動。第二類的重點是基於學術目標的課程,通常包括訓練和實踐兩個部分。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個性和學習方式,選擇教育理念適合孩子的幼兒園。另外,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精力水平和成熟度,自主選擇全天或半天託管的幼兒園。選擇半天課程的,另外半天可以在家中進行閱讀,體育鍛鍊和手工項目。當然,美國的家長們也會遵循一個重要的擇園條件:就近入學。
1、蒙台梭利幼兒園
這種教育方法由醫學博士及教育家瑪利亞·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創立,它採用的是一種發展性的學習方式。所有的教師都必須擁有幼兒教育的本科或研究生學位,並獲得蒙台梭利認證的教學資格。蒙特梭利教學法強調自然與創造力,鼓勵在教師引導之下通過動手實踐來學習,目標是發展孩子的感官、個性、生活技能和學習能力。孩子們在混齡班,獨立地玩耍和工作。
2、華德福(Waldorf)幼兒園
在奧地利社會哲學家魯道夫·斯坦納(Rudolf Steiner)提出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形成了這種教育方法。華德福幼兒園旨在培養孩子的身心,同時重點發展孩子的興趣。它主張通過創造性的實踐小組來學習,比如烘焙、園藝、角色扮演等,強調讓孩子在教師支持的環境中進行有節奏的重複。這種方法課程需要在經過華德福認證的教師指導下進行,目標是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熱情,並發展他們的先天能力。
3、瑞吉歐幼兒園
瑞吉歐·艾米里亞(Reggio Emilia)學校首建於1940年代的義大利,如今在美國相當盛行。瑞吉歐幼兒園鼓勵探索,強調社區和自我表達的重要性。孩子將基於開放化且以他們為主導的理念,從滿足自己興趣的藝術類型、項目和活動中學習。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沒有所謂認證的瑞吉歐課程、教師培訓或證書,因為它不是固定的方法,而是一種教育理論和實踐。
4、高瞻(HighScope)幼兒園
高瞻教育體系採用主動參與式的學習方法。孩子們可以在鼓勵實踐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同時,有持續性的日常活動和精心布置的教室,將為他們提供支持。高瞻教學法在兒童發展領域的研究成果而形成,在數學、閱讀、科學等基礎學科方面建立了相應的體系,偏重於培養學術能力。
5、班克街(Bank Street)幼兒園
這種教育方法在約翰·杜威(John Dewy)的教育理念基礎上形成,其重點是孩子的心理、社交、情感和身體發育狀況。在這種教育模式中,孩子是主動的學習者,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有關世界的知識。學生可以自己設定學習進度,由老師提供指導。與鼓勵遊戲的其他學習模式相比,班克街教育方法更強調通過實踐活動來教學,如積木、拼圖、黏土和舞台劇等。
6、家長合作幼兒園(Parent Co-Ops)
如果有意願直接參與孩子的教育過程,不妨考慮家長合作幼兒園。在這一體系下,父母每天都要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並與老師緊密合作。這種方法使父母和孩子可以在同一個育兒環境中一起學習,其中重點是教會孩子如何合作和解決衝突。家長同時在學校董事會任職,參與學校的業務運作。由於家長合作模式有相應的責任和時間要求,因此並不適合每位家長。
當然,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母。請仔細考慮自己孩子的個性和學習方式。研究可選的各種類型的教育體系,並做出最適合您孩子需求的選擇。
加微信13027279630,進全國父母育兒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