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達人養成寶典

2020-06-29     野去自然旅行

原標題:觀鳥達人養成寶典

經常有不少朋友問我們,觀鳥的時候應該帶什麼?注意些什麼?觀鳥器材有什麼推薦?那我們就用下面十二個問題進行解答。

如果你是一個資深鳥人,文中的推薦也許會引起你的共鳴,如果你是一個觀鳥小白,那麼請收藏此文。

一、什麼是觀鳥?

觀鳥Bird Watching,或Birding,是指一種在自然環境中利用望遠鏡等觀測設備,在不影響野生鳥類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觀察鳥類自然行為的一種具有科學性質的戶外休閒活動。作為一種頗為時尚的自然活動,觀鳥起源自英國,在國外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鳥人」是觀鳥愛好者對自己的暱稱。

二、觀鳥有什麼好處?

走入大自然進行觀鳥,可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了解自然知識。還能通過相同的興趣愛好結交新老朋友,對鳥類的關注也能夠激發我們對保護自然的熱情。

三、觀鳥到底是看什麼?

作為恐龍的遺孤,鳥類是大自然中種類繁多的一類,全世界有一萬多種鳥類,它們色彩繽紛,形態各異,行為更是豐富多彩。分類學家也是憑藉鳥類多樣的形態和行為,將世界上的鳥類分為陸禽、猛禽、攀禽、鳴禽、游禽和涉禽

比如鷹形目的猛禽喜歡在高空翱翔

雉雞科的鳥類羽色艷麗

水鳥普遍足趾較長,方便它們覓食

雀科鳥類的叫聲則複雜多樣。

加之鳥類在繁殖、築巢、育雛、覓食時表現出的行為千差萬別,值得我們反覆觀察、品味。

四、鳥類的一些冷知識

在觀鳥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有趣的鳥類冷知識。

比如有些很多雄鳥都長得比雌鳥漂亮得多,你甚至會認為它們是兩種鳥,比如孔雀和鴛鴦;

很多小型鳥類都善於鳴唱,而大型鳥則普遍叫聲難聽,比如畫眉和金剛鸚鵡;

有些鳥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而遷徙的鳥則只能在某幾個季節中見到,比如麻雀和燕子。

只有通過觀鳥,你才會發現這些平常不太令人注意的冷知識,是不是很有趣呢?

五、鳥類觀察技巧

觀鳥就像一扇走入自然世界的大門,行走在森林、草原、荒地中尋覓那些千姿百態的飛羽精靈,就像是在探險,你不知道下一個打開的盲盒裡有什麼

觀鳥當然需要經驗,看得多,鳥感自然就強,有時哪怕驚鴻一瞥,也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不過觀鳥也有一些觀察技巧,大家都可以總結一下: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所以觀鳥要趁一早一晚鳥兒活躍的時候出發,才能看到更多的鳥。有時,趁著陰天小雨,說不定還能發現鳥兒們不一樣的狀態和行為。

熟悉不同鳥類的習性和姿態。以上海地區為例,你很容易發現在草地上覓食的烏鶇和珠頸斑鳩;呈波浪形飛行的白鶺鴒,只要見過,就再也不會認錯;又或者蹲在河邊一動不動的夜鷺,不仔細觀察都很難發現它的存在。

多聽多看,不同鳥種都有各自獨特的叫聲,哪怕看不到,也能確認鳥種,比如四聲杜鵑在繁殖期會發出「光棍好苦」的獨特叫聲。

六、觀鳥的工具有哪些?

到大自然中觀鳥,不僅要帶好鳥類觀察設備,也要做好自我防護。

鳥類觀察設備:望遠鏡、長焦相機、鳥類圖鑑、筆記本等。

服裝:戶外裝為主,顏色貼近環境,避免過於鮮艷。

防護裝備:帽子、防曬霜、雨具、防蚊液、飲用水等。

七、觀鳥注意事項

觀鳥注意事項,如何做到不打擾鳥類?

悄悄地走路,喧譁的不要!聲音過大會驚擾到鳥類,把鳥兒嚇跑了也就看不到了。

可遠觀,不可褻玩。當遇到鳥類築巢或育雛時,不應暴露鳥巢,過分接近容易引起親鳥的攻擊,有時還會棄巢而去。

保持安全距離,不過分追逐。很多鳥類因遷徙或氣候原因在某處暫歇,如果過分追逐,可能導致鳥兒因體力衰弱而死亡。

如鳥類躲在草叢等無法觀察到的地方,禁止使用不正當的方法使其暴露,如扔石頭、大叫等,觀鳥有時也要懂得放棄。

不能為了拍到好照片而隨意攀折花木,破壞鳥類棲地,打擾鳥類生活。

八、如何做好觀鳥記錄?

使用單反長焦拍攝鳥類的照片是最好的記錄鳥種的方法,畢竟有圖有真相嘛。不過即使你沒有單反,用筆記錄下你看到、聽到的鳥類,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通過繪畫和筆記的方式,記錄下所觀察到鳥類行為,那種體驗才是觀鳥的最高境界。

九、與觀鳥有關的書籍推薦

《叢中鳥:觀鳥的社會史》,作者史蒂芬·莫斯,重新定義了觀鳥是一項休閒活動,是觀鳥在科學之外葆有獨特生命力的象徵。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描述了1329種鳥類,並配有彩色繪圖和分布圖,是國內觀鳥重要的參考書籍。

《中國鳥類圖鑑》,趙欣如著,收錄鳥類1384種,照片3100張,且配有分布圖,是目前國內最好的全國性鳥類圖鑑之一。

《上海常見鳥類圖鑑》,上海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著,收錄了222種上海地區常見鳥類和關鍵鳥種,對認識上海本地鳥類有較高參考價值。

十、與觀鳥有關的電影和紀錄片推薦

《觀鳥大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2011年出品的喜劇片,講述了一位程式設計師,一位CEO,一位建築承包商,比賽誰能在一年內看到北美最多的鳥,他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伴你高飛》:哥倫比亞電影公司1996年出品,講述13歲的艾米在喪母之後,在父親的農場養育了一窩大雁,並在父親的幫助下,幫這群大雁重返野外的溫馨故事。

《給我翅膀》:2019年由法國導演尼古拉·瓦尼埃執導的電影,講述克里斯提安在郊外農舍度假的兒子托馬,花了許多時間和大雁相處後,漸漸培養了深厚情誼。為了保護雁群不被迫害,托馬駕駛輕航機,打算穿越北海帶領雁鳥們遷徙。

《遷徙的鳥》:是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在2001年聯合拍攝的紀錄片,導演雅克·貝漢用詩一樣的畫面聆聽著大自然的聲音。圍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了候鳥如何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護自己,歷經了危機重重,只為了尋找一個溫暖的地方生存。

《鳥瞰地球》:BBC2012年出品,用最先進的技術和科技,每一集通過鳥兒的遷徙之旅探索不一樣的大陸,用奇妙的空中視角展現我們生活的世界。在北美,雪雁和禿鷲從墨西哥灣飛往加拿大;在歐洲,灰鶴穿越地中海、黒雁在倫敦上空迷路;在南美,禿鷹和色彩鮮艷的金剛鸚鵡穿過了高山和雨林……除此之外,影片還呈現了非洲、亞洲、澳洲驚奇的地貌。

十一、觀鳥目的地推薦

上海地區:上海處於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路線上,在每年春秋兩季,在上海的濱海濕地,如崇明東灘、九段沙自然保護區、南匯東灘、炮台灣濕地公園等地,都能看到大量的遷徙鳥類。而在上海的各大公園綠地里,如上海植物園、世紀公園、共青森林公園等,常年都能見到很多留鳥,是觀鳥初學者最好的啟蒙之地。

國內觀鳥:中國地質環境多樣,高原、山林、濕地、灘涂區域廣闊,各地都有很多明星鳥。比如雲南西雙版納的熱帶鳥類,四川唐家河、巴朗山的林鳥和雉雞類,江西婺源的明星鳥種白腿小隼和靛冠噪鶥,江蘇條子泥的鴴鷸類、雁鴨類,對於進階版觀鳥者而言,國內觀鳥,大有可為。

國外觀鳥:國外觀鳥活動開展的較早,鳥類資源豐富的地區很多,各類服務設施和鳥導的專業性也值得信賴。比如去肯亞馬賽馬拉看草原大鳥,去馬來西亞沙巴看雨林鳥種,去巴西潘塔納爾一天增加一百種新鳥不稀奇, 去南北極看極地鳥類等等。在享受野奢的同時,在專業鳥導的帶領下觀賞世界各地的新奇鳥類,是每一個鳥人的終極夢想。

十二、沒有觀鳥基礎,可以參加嗎?

當然可以,而且熱烈歡迎!

野去自然旅行致力於推廣世界範圍的生態旅行,從城市近郊到國內外觀鳥,適合從初學者到專業人士的各個階層。我們的城市近郊觀鳥活動都是針對初學者設計的,在活動之前會有帶隊老師進行專門的觀鳥入門知識講解,引導您從身邊的鳥類開始,逐步加入鳥人的行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dF_nIBfGB4SiUwTa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