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乘坐軌道交通出行,不僅是因為軌道交通的方便快捷,更是因為列車始終起止和緩,給乘客最舒適的乘車體驗。
那麼軌道交通到底是如何每次都能精準、平穩的停在上客口呢?今天,小編就給你揭開列車剎車的奧秘!
列車剎車的原理是什麼呢?
列車剎車稱為制動,列車制動分為電制動和空氣制動。
所謂電制動,就是通過牽引系統的制動實現「剎車」。列車在制動時原先的牽引電動機轉變為發電機使用,將列車前進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產生的電再反饋給原先的供電系統接觸網。這樣的制動方式可以有效的節約能源,所以電制動也稱再生制動。
空氣制動,主要是利用壓縮空氣推動制動器動作,將「剎車片」閘瓦推動貼合到車輪上進行摩擦,從而消耗熱能,實現減速停車。
地鐵列車在制動過程中優先採用電制動,當列車速度降到很低時,再用空氣制動進行補充。
列車制動是怎麼操作的呢?
列車制動由司機將司控器手柄置於制動位或ATO 施加。正線運營時由ATO 施加,司控器上有常有制動、快速制動檔位。將司控器手柄移至制動位,制動設置點與手柄位置成比例,通過控制司控器輸出的電壓值來調整制動力的大小,實現列車制動。
司控器又是什麼呢?
司控器是列車制動的「守護神」,小小的它可以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司控器就好比汽車剎車系統,是司機用來操縱機車運行的主令電器。
當司機操作司控器時,司控器會輸出一定的模擬電量,通過網絡系統可以將該模擬電量轉化為具體的制動力,其動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機車的平穩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