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戀小暖
最近,華為寒門博士年薪200萬引發熱議。
華為總裁辦電子郵件截圖顯示:
為打贏未來的技術和商業競爭,華為用頂級的挑戰和頂級的薪酬去吸引人才,而華為做的第一步,就是對八位學生實行年薪制,8位2019應屆博士生年薪89.6萬,最高201萬!
(圖片來自網絡)
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感慨道:
「我這輩子唯一最後悔的就是當時放棄讀書……」
「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知識能夠改變年薪。」
「讀過的書絕對不會白讀,可能會作用在未來的某個時刻。」
「唯有讀書,才是不被這個飛速運轉的社會拋棄的唯一方式。」
「讀書可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好的出路!」
確實,讀書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日益顯現出來,華為的這種做法,無疑打了「讀書無用論」一記響亮的耳光。
學歷是一塊強有力的敲門磚,你在學生時代吃的苦,都會成為將來的福。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在他的著作中這樣寫道: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深以為然,假如你都不相信讀書能帶給你力量和好處,那麼你又有什麼動力持續去讀書呢?
猶太人在孩子小的時候,會在書上抹一點兒蜂蜜,讓孩子去舔,以此來告訴孩子:
書本是甜的,讀書能帶給你享受。
猶太人還非常尊重書本, 尊重讀書人。書櫥是一定要安放在床頭的,不能放在床尾,否則就是對書的不敬。
聽過猶太人一句諺語:即便傾家蕩產,也要讓女兒嫁給學者。
這充分體現了猶太人對知識、對知識分子的尊重。而猶太人從書中汲取力量,被公認為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極富才華的人。
整個社會環境下人人尊重知識,尊重學者,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人人受益於讀書,並從讀書中找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圖片來自網絡)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14歲女孩高考677分,是不是對中國教育模式的,一記響亮的耳光?
知友@劉奇奇是這樣回答的:
這明明是給我的一記耳光!
當你義憤填膺、嘲諷應試教育,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渾渾噩噩度地過後,社會會送你一記響亮的耳光,你開始懂得讀書的好處,而那時你已經步入社會,重回學校的機會,機會渺茫得可憐。
對於讀書,短期的回報沒有,但從長期上看,那回報無疑是巨大的。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這樣說過: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的問題,每種異常行為的背後,一定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父母不尊重書本,孩子也不尊重,父母不重視讀書,孩子也不重視, 父母厭惡學習,孩子也討厭讀書……
孩子都喜歡有樣學樣,你怎麼樣,你的孩子就怎麼樣。
(圖片來自網絡)
上周,有一位朋友,跟我抱怨孩子不愛學習,孩子雖然聰明,但對學習很抗拒,尤其是數學。
數學口算本里很多題目,都是朋友算好,然後孩子才肯填進去,暑假作業的閱讀,催了又催,孩子只在「這篇文章共有幾個自然段」處寫了個「2」……
暑假過去一半,那本厚厚的閱讀練習,只有孤零零的一個「2」。
朋友又焦慮又覺得麻煩,還捨不得孩子吃苦鬧情緒,於是乾脆大手一揮,直接替孩子做完了閱讀題。
難怪孩子會這麼厭學,原來是朋友一手縱容出來的。
孩子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看到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被她用來墊桌角,還有一本叫做《大地的成長》的書,被她拿來盛雞蛋殼……
孩子也如此,英語書直接撕了單詞頁,用來折飛機…… 不愛惜書、不尊重知識的父母,又怎麼有底氣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呢?
沒有不愛讀書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父母。
捨不得孩子吃學習的苦,將來他就會吃無窮無盡的苦,不逼孩子在讀書中學會七十二變, 將來怎麼擋得了九九八十一難?
既然讀書這麼重要,那面對孩子厭學,家長們該何去何從?
肯定孩子的厭學情緒
孩子天性都是貪玩的,要讓他們靜下心來學習,確實有一點困難。肯定孩子的厭學情緒,讓他們感到被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孩子的辛苦,而不是站到他的對立面,成為孩子的「敵人」。
不要一味地逼迫孩子學習,把自主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主地安排學習計劃,然後父母監督完成。
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要總打擊孩子,讓他產生挫敗感,有一點點不完美就否定自己。
做錯了題目,下次吸取教訓就行,成績考得不好,找出原因並為之努力就行,討厭某一科目,讓孩子先從喜歡的功課入手就行,比如孩子喜歡語文,那就在做作業時間先寫語文,漸入佳境,等到能靜下心來學習了,就開始攻克不喜歡的科目……
(圖片來自網絡)
讓孩子享受讀書的樂趣,從讀書中獲得成就感,而不是通過逼迫,觸發他們焦慮和抗拒的情緒。
父母言傳身教
有些父母很佛系,只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卻忘記了自我的成長。
天天下班回家後煲劇打遊戲的父母,即使威逼利誘,讓孩子好好讀書,也沒有什麼說服力和威信力。
只有陪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的父母,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
這一屆,也有不少優秀的家長。
比如為了和孩子能夠面對面練習語言表演,重學了新概念英語;
比如為了輔導孩子做作業,順便考了一個教師資格證;
比如和孩子一起考入某某大學;
……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同時,也能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及時幫孩子調整好學習策略,改善學習狀態等等。
(圖片來自網絡)
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讚美他的天賦
要適當表揚和鼓勵孩子,孩子才會有持續不斷的動力。但讚美也要講究方法, 不要讚美孩子聰明,而是肯定他的努力。
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
「當我們夸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表揚孩子主觀能改變的,而不是讚美可觀的事實。
可以肯定孩子的堅持、細心、耐心、認真的學習態度等等。培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傾注著父母們嘔心瀝血的努力。
但請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總有一天,你和孩子都會驚喜地發現:
那些在學習上吃的苦,都成了將來的福。
越來越多的社會例子告訴我們,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從來就沒有用心地對待過讀書這件事。是時候讓孩子看到讀書的意義與價值了!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