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分9種,你屬於哪一種?

2019-05-08     深科失眠抑鬱研究院

1.內源性抑鬱症

由軀體"內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鬱症,帶有明顯的生物學特點,如遺傳成分比較突出,是抑鬱症的一種常見類型。它是一組以情感持續性低落為基本特徵,還伴有思維和行為的改變,並常常出現睡眠障礙、食慾減退、口乾、便秘等軀體症狀的疾病。

2.反應性抑鬱症

它是由各種精神刺激、挫折困難所導致的抑鬱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災人禍、喪親、離婚、失戀、失業等事件都會給人帶來打擊,這時候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的人就很容易患上抑鬱症。

3.繼發性抑鬱症

(1)藥物引起繼發性抑鬱症

很多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後,就會出現情緒波動,抑鬱、消沉等現象,這也是抑鬱症的原由。

(2)軀體疾病引起繼發性抑鬱症

如:心臟病、肺部疾病、內分泌等,這類型的疾病也會引發抑鬱症。

4.非典型抑鬱症

「非典型」並不意味著它不常見或罕見,它表示存在不同的識別症狀,包括: 焦慮和易激惹更明顯、保持情緒反應、嗜睡、食慾增強、體重增加。患者感到肢體異常沉重,好像灌了鉛一樣,以手臂和腿更為明顯,每天可持續數小時。非典型抑鬱症患者對他人的拒絕特別敏感。這一特質在抑鬱症未發作時就可存在,在發病後則加重。

常見非典型抑鬱症有:

「微笑型"抑鬱:這類患者雖有抑鬱的主觀體驗,但在旁人面前卻總是有說有笑,旁人很難察覺到他是"強顏歡笑"。

「勤勉型"抑鬱:典型的抑鬱症患者往往做事提不起精神、不願動、工作效率低,而有些患者卻表現為"工作狂"。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終日忙忙碌碌,最怕"閒下來"。

「隱匿型"抑鬱症:以軀體不適為主,抑鬱情緒卻不明顯。這類患者多輾轉於內、外科求治,做了許多不必要的檢查,有些被誤診。這類患者在我國較為多見。

5.產後(或圍產期)抑鬱症

嬰兒的出生帶來了巨大的快樂,但有時會導致產後抑鬱症,這種類型影響四分之一的女性和八分之一的男性。在女性中,產後抑鬱症可能是由激素,疲勞和其他因素的變化引起的。

在男性中,環境是由父母帶來的角色和生活方式變化帶來的。

產後抑鬱症可以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內隨時開始,儘管通常在新生命到來後很快就會出現。悲傷,焦慮和疲憊的強烈情緒變得勢不可擋,可能會干擾日常生活。它可能引發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想法。

6.青少年抑鬱症

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率很高,多是因為個人性格因素和沉重的學習壓力,導致產生學習困難,注意力渙散,記憶力差,成績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甚至出現厭學、恐學或逃學行為。

7.更年期抑鬱症

更年期抑鬱症是一種發生在更年期的常見精神障礙。臨床上女性最為常見。據報道女性進入更年期,約有46%的人罹患本病,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卵巢開始萎縮,絕經後雌激素分泌銳減,就會出現煩躁、易激動、潮熱等更年期綜合徵的症狀,有時當眾發作,令患者焦急不安、心情不悅;若不能及時調整心態,正確對待,反覆下去就易發生抑鬱症。

男性也會患更年期抑鬱症。一方面原因是中年男人承受著巨大的職場壓力和家庭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更年期內分泌紊亂影響情緒。

8.季節性抑鬱

季節性抑鬱症在每年同一個時間段發作,常為秋末冬初開始,春末夏初結束。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造成季節性抑鬱症的病因主要是冬季陽光照射少,人體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縮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

9.老年抑鬱症

指首次起病年齡在55或60歲之間的抑鬱症患者。老年期抑鬱症與青壯年抑鬱症的抑鬱情緒,臨床表現有所不同。老年期抑鬱症患者較突出的表現是焦慮和過分擔心,往往把問題看得複雜化。

老年期抑鬱症自殺行為也與青壯年患者有所不同,老年期抑鬱症患者在自殺前顧慮重重,把自己死後的各種可能結果都面面俱到地考慮好,一旦採取自殺,態度堅決,自殺的成功率一般比青壯年的抑鬱症患者要高。

此外,認知功能障礙也是老年抑鬱常見的症狀。約有80%的病人有記憶減退的主訴,存在比較明顯認知障礙類似痴呆表現的占10%~15%,如計算力、記憶力、理解和判斷力下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uSgQmwB8g2yegND2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