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柑,潮汕人稱「大吉」

2020-02-23   大潮汕灣視點


原創 :閱讀小柑 來源:潮州柑

潮州柑,潮汕人稱「大吉」。

「大吉」的來歷是頗有情趣的。據說:古時,有一年將過新春,可是,潮州某村,全村人都突患口乾渴症,此時,有一仙人託夢於村裡一位聰明美麗的少女,說:「吃了甘(古稱柑桔為?甘?),保大吉。

」少女意會,立即讓她媽媽先吃柑,再自己吃,母女倆奇蹟般立即病就好了。四鄰聞訊,互相傳柑,吃了柑病癒。從此,潮州柑成了帶來吉利的象徵。

史料對潮州柑也進行細緻的描述

潮州柑的出名始於四百多年前的明朝萬曆年間

當時任潮州知府的郭子章在《潮中雜記》中說過這樣的話:

「潮之果以柑為第一品,味甘而氣香,肉肥而少核,皮厚而味美,此足甲天下。

嘉慶《澄海縣誌》記載:「柑亦桔類,邑有雪柑、蕉柑、乳柑、珠柑、蜜桶柑凡五種,郭青螺品論潮果以柑為第一。」青螺就是郭子章之號

嘉靖《潮州府志》記載,當時潮州種植的水果有29類,其中柑有7種,桔有2種。潮州柑已成為地方名產,郭子章《潮中雜紀》評騭說:「潮之果以柑為第一品,味甘而臭香,肉肥而少核,皮厚而味美,此足甲天下。」這些名優水果也做為商品出售。

薛侃《開溪記》陳述開鑿中離溪的理由,其中有一條,就說韓江西溪三角洲上莆、東莆、龍溪諸都,「出桔柚諸果」,因為河道湮塞,「販鬻以腳,商行弗便也」,這一時期,潮汕平原的大部分土地已經開發並得到合理使用。

丘陵邊緣的低台地,種植著成片的甘蔗。水源充足的大田上,稻禾離離。韓江三角洲上,沉積土層深厚的地段,柑、桔成林,果實纍纍。地勢較高的沙隴,也栽種起棉、麻。許多低丘陵和高台地開墾為果園,龍眼、荔枝、擯榔、橄欖、柿、柚……,滿園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