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南陽相關的成語丨曹操睜眼說瞎話,士兵信了,不顧一切往前沖

2019-08-02     旅遊看南陽

中國漢語言文字豐富、發達、歷史悠久,值得每一個人學習。而成語是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含義深刻,我們平時都能使用到。

在數不勝數的成語中,有一些成語的形成和南陽有關。為更好地弘揚漢字文化,書寫中華文明,南陽君計劃做一系列文章,把這些源於南陽的成語典故詳細講解一下。由於時間原因,南陽君每周至少會講述一個成語,時間不定,歡迎關注~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小學時就學過的成語——望梅止渴。

詞義:原意是梅子很酸,人想吃梅子時就會流口水,可以達到止渴的目的。後來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的張繡時,經過方城縣一個叫梅林鋪的地方。

當時,正是中午時分,天氣十分炎熱。士兵們個個口乾舌燥,垂頭喪氣、毫無鬥志。看見士兵們這個樣子,曹操非常捉急,於是趕緊派人去附近尋找水源。結果,此地乾旱已久,附近除了一望無際的乾裂土地,四周一片荒蕪,沒有一點水。

曹操擔心因缺水而影響軍心,大家沒動力打仗,靈機一動,就編了一個瞎話。他指著前方的大山,大聲喊道:"翻過前面這座山就有一大片梅林,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裡就能吃梅子解渴了。"

士兵們一聽有梅子吃,想起梅子的酸味,就仿佛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樣,口水直流,瞬間精神百倍,靠著吃梅子這個"美好願望",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因此,有瞭望梅止渴的成語。

在今天,南陽市方城縣城西南部的博望鎮沿古道往西南行5公里,有一個村子叫梅林鋪,它位於襄漢驛道之上,據傳是當年曹操所指望梅之處。

不過,南陽君有個疑問,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想酸酸的梅子還分泌得出唾液嗎?慶幸的是,曹操帶領的士兵都吃過梅子,不然就尷尬了。當然,傳說故事無需太過較真。

為什麼望梅可以止渴?

因為梅子是酸的,而酸味往往意味著強烈的刺激性,人體為了中和這種刺激性,當你吃下酸的東西時就會大量分泌唾液來中和,避免對身體的傷害。

所以,吃過酸的東西之後大腦就學精了,學會搞條件反射,哪怕是你只是看見酸的、甚至是想到酸的東西,大腦都以為你要吃酸的了,先分泌點唾液壓壓驚。不信?你想想賊酸的東西,比如檸檬。

好了,成語望梅止渴的故事講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下周再見~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遊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rvTvWwBJleJMoPMR0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