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中旬開始,玉米市場已經持續落價運行了一個月,連續的落價行情令供應端叫苦不迭。好在本周開始,一片昏暗的玉米市場終於有了幾點不一樣的煙火,多地出現漲價的行情。雖然漲價仍舊局限於個別區域,沒有連成片,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近期一些機構的情緒調研上能發現,對行情看漲、看穩、看跌態度從原來的看跌占據壓倒優勢,已經變成了各占30%不相上下的局面。情緒已經扭轉,行情開始出現反彈個例,是不是意味著玉米行情要觸底反彈了?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員周喆認為,火星太小,想要燎原還差一股東風。
連續降價施壓,供應拒不合作。持續的鈍刀割肉固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到貨量令工廠滿意,成本也不斷下降,但被逼的退無可退的供應端開始由之前的恐慌性售糧轉為消極走貨。
以東北產區的黑龍江為例,很多種植戶按照去年1400元/噸的價格為預期來從事19年玉米種植工作的,尤其是包地種植的大戶,投入的資金特別大。但今年產量不理想,多個地區一垧地想要打10噸以上的糧有些困難,並且水分偏高、容重偏低,連續的下落,現在賣只能賣1200元/噸左右的價格,與預期相差甚遠。農戶站在懸崖邊退無可退,是殊死一搏還是自暴自棄一躍而下可想而知。除了有資金壓力的農戶選擇低頭認栽外,很多沒有壓力的農戶開始不認可行情。受此影響,貿易商收購困難,幾天能開一輪塔就不錯了。再加上運輸成本居高不下,車也不好找,下游又不斷落價,購銷一次的利潤很難得到保障,又不敢做庫存,索性處理庫存或者隨收隨走,渠道庫存偏低,下游到貨量開始減少,玉米價格基本觸底,個別工廠開始漲價。
天氣也來攪局,短期影響物流。山東有多家用糧企業開始上調收購報價,主要原因就是天氣的影響。近期華北黃淮一帶霧霾眼中,高速封閉影響玉米流通,很多車輛憋在路上,使得用糧企業到貨量銳減,給價格上漲提供了支撐。而之前由於玉米水分偏高,工廠擔憂潮糧庫存變質,到貨又以潮糧為主,庫存情況一般,多家公司大幅打壓潮糧價格也給本輪上漲埋下了伏筆。
輪入收購加碼,提供隱性支撐。產區輪換收購由於烘乾塔的開塔率低,再加上糧庫自身要求嚴格、價格不理想等因素,收購進展不順利,再加上收購的規模太小,對行情無明顯利多支撐。但隨著開庫範圍的擴大,一些貿易商在和糧庫交流時發現還有烘乾費這一意外驚喜,收購積極性明顯回升,但這畢竟只是區域化的行情,各區域之間還沒有聯動起來,隨著糧庫輪入收購範圍的擴大,對行情的利多支撐會更強。目前只是對行情的低位有一個參考作用,北方港口在把容重700的乾糧壓到1780-1790元/噸這個區間後就快速反彈,而這個價格與產區糧庫價格水準加上到港運費後的價格基本相當,或許這就是巧合吧。
春節備貨在即,售糧利空在側。多個小利多湊在一起,使得行情有點星星之火想燎原的意思,但想形成席捲整個市場的大火,還差一個大風,也就是春節備貨。但春節備貨這一利多影響有限,一是它自身的需求總量就不是全盛時期的需求量,二是市場餘糧多,競爭壓力大,同備貨需求對沖。因此,想要在玉米市場點把大火,還是有些難度的,春節前的玉米價格行情漲價幅度和持續時間均有限,能漲個20-40元/噸就不錯了。
綜上所述,玉米價格行情的底部基本被夯實,想要在往下打壓行情有些難。近期還將有一輪雨雪天氣襲擊各個產區,玉米本就可憐的流通量可能還要縮水,再加上多地不斷開展的輪換糧收購以及衍生出來的各種小合同,玉米重燃上漲行情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靜待春節備貨點燃市場。節後的2月依然不看好,貯藏條件有限的農戶儘量在節前解決戰鬥。欲了解更多玉米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電0451-88001128諮詢,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享受更多特權。(中國糧油信息網 周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mrx8m4BMH2_cNUg36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