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上半年民生實事「成績單」出爐!4個項目提前完成!

2019-07-23     天府雙流

民生實事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今年時間已過半

雙流區民生實事推進情況進展如何?

回眸近半年來的生活

大家都各有收穫:

「脫貧了」「創業了」

「搬新房了」「找到工作了」

……

上半年民生工程成績單「出爐」

2019年,雙流區共實施省市區民生實事項目107個,包括省民生實事項目17個、市十大民生實事項目48個、區十大民生實事項目42個。

截至6月底,4個項目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包括改造農村土坯房190慰問殘疾人家庭1400戶組織1萬名工人職業健康體檢雙流體育中心和五項賽事中心提升改造

100個民生項目正常推進,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完善配套 做強教育醫療事業

5月28日,遷建到公興街道的市七醫院·成都市腫瘤醫院(天府院區)試運營,標誌著實現「人人就醫有保障」的又一民生保障工程在雙流區落成,讓群眾享受就近的優質醫療服務。

除市七醫院遷建外,雙流區著力推進市四醫院九江康復院區改擴建、區一醫院遷建、區中醫醫院二期新建等工作,並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建設。

目前,已完成2家基層醫療機構提檔升級和75家村衛生站公有化建設,涉及建設項目按年度計劃實施。引進華西國際醫院、省婦幼保健院、成都京東方醫院等國際國內高端醫療品牌落地。

病有良醫,學有優教。

今年4月9日,

成都威斯敏斯特學校落戶雙流區

今年6月,

新建的東升清泰幼兒園啟動招生

9月將正式投入使用

效果圖

雙流區積極引入高端國際化學校,豐富教育資源。區政府將新建東升清泰幼兒園西航港機場路幼兒園協和紅瓦幼兒園東升花園小學西航港紅纓學校擴建勝利小學6個建設項目納入2019年民生實事,將新增學位4275座。

新(擴)建學校的投用,將有效緩解東升、西航港、協和等區域學前和義務段公辦學位緊缺的問題,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

同時,深入推進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繼續推動2018年已啟動的45個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2019年需啟動建設公共服務設施項目89個,現已進場施工69個,剩餘20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今年11月底進場施工。

計劃到2020年,實施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共新建中小學、幼兒園40個,增加學位約3萬個。

扶貧助困 優化社會保障服務

關愛特殊群體

強化社會保障

是雙流區做優民生服務的重要一環

如今,雙流區在醫院、商業綜合體、公園等設置有殘疾人專用停車泊位78個,規範設置標識標牌60個。

今年上半年,區殘聯為37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發放居家護理補貼,投入資金29.24萬元,完成年度目標100%;

為54名聾兒、腦癱、智障、孤獨症兒童實施康復救助,完成84.4%;

為284名白內障患者給予手術費用補貼、為52名精神病患者實施「陽光救助」,投入資金36.4萬元,完成56%;

春節、全國助殘日、端午節等節日走訪慰問困難殘疾人2500人,發放慰問金150餘萬元。

雙流區還持續深化了家庭醫生簽約和精準康復行動,上半年共簽約服務殘疾人6487人,完成60%;加強「融樂陽光家園」建設管理,建成黃水街道楠柳社區融樂陽光家園並投入營運,全區3個陽光家園共托養智力、精神及重度殘疾人50人,落實日間照料補貼12萬元。

雙流區還持續加強養老服務供給,截至目前,雙流區有各類型養老設施151個,包括23個養老機構和128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共有養老床位4242張。同時,創新提升醫保服務水平,全區633家定點零售藥店和1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移動支付,370家定點醫藥機構開通異地結算,位居全市第一。

優化環境 打造宜業宜居城市

7月15日,雙流區6條公交線路直達雙流機場TI/T2航站樓,實現雙流公交車與機場的「無縫」換乘。

東升街道居民廖玉激動不已:「以前,雙流的公交車不能駛入航站樓區域,下車後需要步行近2公里;如今,實現了公交進機場,方便了很多。」

目前,雙流區正加快推進對接主城區的路網規劃建設,其中,雙楠大道快速化改造正在開展方案研究,大件路快速化改造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協調高新區加快大件路跨繞城高速跨線橋設計,預計年底動工。

雙流區還加快推進對接高新區路網規劃建設,其中雙黃路北延線項目建設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川大路改造工程待地鐵停車場完工後啟動實施。

出行更加便捷,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改善。

條條河濕地公園正式開放、永安湖中央森林公園為雙流大地再添新綠。

通過新建或改建的方式,15個小遊園、微綠地將逐一呈現,主要涉及彭鎮、東升街道、黃水鎮、公興街道、西航港街道、黃甲街道等6個鎮(街道),打造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

我區建成空港中央公園3400畝、空港綠道172公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增至15平方米。

今年,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截至6月底,雙流區實現優良天數130天,同比增加19天;PM2.5濃度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雙流藍」頻繁出現,刷爆群眾的「盆友圈」。

今年,雙流區持續加快美麗新村建設,繼續實施2018年啟動建設的3個幸福美麗新村,即黃水楊公二期、永安雙壩二期和金橋鎮金河村幸福美麗新村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量70%;

啟動建設彭鎮柑梓二期、黃龍溪鎮川江村等5個項目;

印發《「美麗雙流·宜居鄉村」推進方案》,集中整治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完成涉及金橋鎮舟渡村、臨江村、勝利鎮白塔社區、花龍村等8個鎮(街道)28個村(社區)503戶戶廁改造。

就業創業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就業是民生之本。

今年5月,「雙流區2019年殘疾人電子商務培訓班」圓滿結業,殘疾學員們學習網頁製作及美工處理,讓學員們可以開展基本的網絡營銷策劃活動,進行網絡交易。區殘聯相關負責人說:「通過開辦培訓班,能夠幫助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提升殘疾人謀生能力,實現穩定就業或創業。」

截至6月底,雙流區多渠道促進殘疾人就業,大力實施國家和省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政策,完成轄區內471家用工單位殘疾人就業年審工作,安置殘疾人就業714人,6月份聯合勞動監察執法大隊到企業開展上門服務110家;

為365名殘疾人落實了靈活就業(創業)補貼,完成全年目標102%。

今年以來,「新年招聘季」綜合類招聘會、失地農民專場招聘、「春風行動」暨就業創業專場招聘會、「雙流人才·群英會」綜合招聘會……根據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一場場專題招聘便在雙流各處先後舉辦,為企業和求職者建立起就業供需平台,越來越多的返鄉務工人員和失地農民實現了就近就業。

今年,雙流區將通過援企穩崗穩就業、托底安置保就業、社保補貼助就業、創業引領帶就業、優化招聘促就業等措施,確保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新增轉移就業2000人,確保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3000人。截至目前,全區城鎮新增就業已完成全年目標的83%。

一份厚重的

民生答卷

悄然改變著百姓的生活

開啟了幸福雙流的新篇章~

關於我們

主 編:鵬 哥

編 輯:佳 佳

新聞來源:空港融媒

主辦單位:中共成都市雙流區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雙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fVPImwBmyVoG_1ZbV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