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形容詞在他身上都不夠夸的

2020-10-16     芭莎星時尚

原標題:多少形容詞在他身上都不夠夸的

許久沒有露面的胡歌終於出現了!

前兩天,胡歌現身上海參加了一個品牌的發布會。在接受媒體群訪環節中,胡歌先是站著接受了採訪,後來看見女記者們蹲在攝像機前,便自己主動配合記者們也蹲了下來。

隨後,工作人員提醒胡歌站著接受採訪也沒關係,胡歌才站起來繼續回答記者們的問題。不少網友看到這段視頻後紛紛表示「胡歌好紳士」,「太暖心了」。一舉一動自然不做作,刻在骨子裡的教養,果然是胡歌一直以來一貫的作風。

相信很多人對胡歌都是始於顏值,敬於才華,久於教養,終於人品。這些年來,仿佛除了作品,胡歌不會輕易的「打攪」我們。

去年胡歌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這部電影,是去年坎城金棕櫚獎唯一入圍的中國電影。這是胡歌第一次在電影里擔任第一主演,他演一個勁瘦精壯、敢拿槍指警察的罪犯頭子,因為意外殺人,窮途末路,夜奔逃命。

胡歌扮演的周澤農,狼狽、骯髒,甩著一嘴彪悍生猛的武漢方言,在36小時內,路過許多人,跑向人生盡頭,跑向另一種光明。

故事發生在百湖之城的武漢,於是上海人胡歌請了語言老師,學方言。講台詞的時候,咬字清晰、情緒到位、氣口舒適只算成功了一半,讓情緒從一種陌生的口音里流露出來,而且自然一體,才能過關。

周澤農是走馬江湖的悍匪,胡歌練出了分明的腹肌和線條,以及練打戲熬動作戲。

周澤農是被社會邊緣化的無名之輩,胡歌為了進入他的內心,買了保潔的衣服上街,佝僂著走路,試著模仿和融入。

一次,一個中年男人在醫院門口攔住他,問「你看到我掉的病歷卡了嗎」,胡歌自然接話:「我不是負責這一片兒的。」

胡歌說,「不破不立。有沒有立我可能說了不算,但一定是破了。」於是南方車站的站台上,沒有乾淨的君子胡歌,只有宛如困獸的周澤農,彷徨疲憊,滿身帶傷。

我們常說,演電視劇和演電影不一樣,有壁;而「電影新人」胡歌花4年洞穿了壁壘。沒錯,亡命徒周澤農是胡歌在2015年《獵場》鄭秋冬之後第一個男主角。

四年不接男主戲,這個選擇看似出格,但出自胡歌之手一點兒不奇怪,因為他一直都是一個帶著目的和計劃,走地很穩的人。

胡歌大一簽了唐人開始演戲,22歲因為《仙劍奇俠傳》的李逍遙爆紅。那會兒沒有「頂流」的說法,也沒有「打榜」的活動,但「逍遙哥哥」實打實地陪大家度過一個又一個放假的夏天,也是不少人的「初戀男神」。

年少成名,持續發燙,緊接著第二年,胡歌參演的電影加電視劇一共播了5部,其中不乏《天外飛仙》《少年楊家將》這種高質量的作品。

他還有一幅好嗓子,給自己出演的劇唱插曲、出專輯。這在今天可以貼上個「全能藝人」的標籤了。

在那幾年,仙、俠、古、偶,被胡歌演了個遍,這些角色,有熱度,有演技,也經典,但對胡歌來說,不夠。

2011年《辛亥革命》的林覺民讓他有了一個戲份不很多、但全新的角色。

隨後他成為賴聲川話劇《如夢之夢》的主角,8小時一場的話劇,演了6年94場。在他暫別銀幕的時候,他還在舞台上。2020年,他還會繼續扮演五號病人。

他又繼續挑戰自我,轉戰了生活劇,在《生活啟示錄》里和大他11歲的閆妮搭情侶。

在抗戰劇《四十九日·祭》——劇版的《金陵十三釵》里,他演淪陷的南京城裡的一名陸軍少尉,英勇、壓抑又悲壯。

2015《琅琊榜》席捲亞洲,因為麒麟才子梅長蘇,胡歌迎來了第二次爆紅,甚至比李逍遙時期更勝一籌。

人爆紅一次,可以靠顏值、天賦和運氣。而能爆紅二次的人,一定有真的本事,而胡歌勝在沒有被苦難摧毀。

不會有人感激和讚美苦難,但人們會嘆服戰勝苦難的人。就如尼采說的:「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

苦難,讓胡歌更早地看得清,看得透,於是他敢於做旁人不敢的決定。過氣的風險對他來說不值一提:「片約、廣告、巨大商業價值,非常多的片約,這些我很早就經歷過了……這屬於消費型的快樂,是短暫的快樂。這種快樂對人生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是帶來暫時的幸福感,甚至假象。」

在聲勢如虹,人氣鼎沸的時候,他選擇急流勇退。在瞬息萬變的娛樂圈,他不接新戲,不上綜藝,堅持在話劇舞台上錘鍊自己。

去美國念書,長江源做志願者,隨意梳著長發和蓄著鬍子。

35歲生日,戴著頭盔,騎著機車,一路到了西藏。

演員更需要親歷生活,更不能停止汲取生活。胡歌的選擇,是一種勇氣和遠見。

而用4年時間,從電視跨入電影,從大男主進入小人物,從塑造光明正派到駕馭絕望囚徒,這種蛻變是一種對人生節奏的洞察和掌控。

他也不會因此無欲無求:「我不覺得老天讓我在車禍中僥倖活下來的目的只是為了『再紅一次』。我想真正做點什麼。」

於是沉寂可以被忍受,計劃可以被堅持,野心可以被實現。

他不營銷緋聞,不上娛樂綜藝,在《朗讀者》分享文字,在《故事裡的中國》一口氣演出一個多小時的話劇。

謝絕粉絲們為他的新電影集資開觀影團。

沒有任何的宣傳,也沒有任何大張旗鼓的幫助了患白血病的女孩。

他低調、謙遜、有教養、有學識。他看得透人生,也看得透自己。作家薩克雷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

胡歌車禍住院期間,眼睛一度失明。別人問他怕嗎,他卻調侃說:「以後演柯鎮惡可以不用化妝了。」大概這就是有趣的靈魂吧。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人生,在黑暗的日子裡靜等一朵花開。

胡歌還年輕,雖然他內心確實是個老派的人,有藝術追求,並且極端自律。 但其實他一直在攢力,他想讓你看到的時候,就會發力躍起,脫穎而出。不刺眼,但最耀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fIZNHUBURTf-Dn5aS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