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歲的 奧原希望,身高僅155cm,只比羽毛球網帶中間離地間距1.524米高出一丁點,但她卻奪得了日本女單史上首枚奧運獎牌——2016里約奧運銅牌,並在2017年世錦賽加冕世界冠軍。她坦承自己屬於又笨又努力的類型,因個子矮也曾想放棄羽毛球,但後來逐漸認識到這既是自己的缺點也是優點。
一、「討厭戴著面具千篇一律生活的人」
「你有想過放棄羽毛球嗎?」
當記者這樣問奧原希望時,她回答說:「有啊,但現實是無法改變的。如果胡思亂想也沒辦法得出結論,那就考慮其他解決方法吧。」要想以155cm的嬌小身軀與世界強敵勢均力敵地戰鬥,就需要這種接受一切、勇往直前的堅強意志吧。
奧原希望經常被人說「你非常理解自己啊」,但其實她自己也不太明白。
「我屬於又笨又努力的類型。身邊的人給的建議我會先全部接受,然後自己會以'我也是這樣想的'來思考。其實不管周圍人說些什麼,最終還是自己付諸實施最重要。所以我不喜歡和別人做同樣的事情。不僅是比賽,私生活也一樣。」
奧原希望坦承非常討厭戴著面具千篇一律生活的人,喜歡展現率真的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周圍很多人都喜歡察言觀色,我非常討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覺得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才是這個人的魅力所在。正因為如此,重要的是要把這種差異當成自己的優點,並凸顯出來。」
「不僅是比賽,私生活也一樣。我不喜歡說謊,基本上一直以本色生活。我想和其他人進行直接的交流,如果看不到那個人本來的樣子,我就會覺得太可惜了。」
「對於那些不能展現真實自我的人,請先喜歡真實的自己、軟弱的自己、有自卑感的自己,這些全部都是最真實的自己,今後也只能和這樣的自己共存了。」
二、「個子矮是自己的缺點也是優點」
由於身高只有155cm,奧原必須要通過更多的奔跑,在防守中消耗對方的體力,尋找機會得分,這也導致她過去幾年膝蓋傷病十分嚴重。靈活的步法、逆天的體力是她的制勝法寶,而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大量刻苦的訓練才夠能達成,因此球迷送給她一個外號「小馬達」。
如今的女單百花齊放,「天才少女」因達農、暴力狂馬琳、大長腿辛德胡、「怪球手」 戴資穎各有特點,奧原希望和她們相比身體條件完全處於下風,甚至連隊友 山口茜都比她更加強壯,但是在球場上沒有人敢小看這位「小馬達」。
奧原希望說:「自己的個子比較小,比賽中失誤過多就是致命傷。練習中必須像打比賽一樣一分一分認真地打好,練習的時候也會很緊張。我曾經也想過放棄羽毛球,像一般的女孩子那樣去生活。但是,我只會打羽毛球啊!」
「其實個子矮是我的缺點,也是我的優點。比如我的身高只有155cm,在羽毛球界,身高高的人打球是否更有優勢呢?並沒有科學根據來證明,所以不知道。但是個子高的話,稍微動一下伸伸手就接到球了。很好奇高個子的人打球是什麼感覺?如果能用VR之類的體驗一下就好了(哈哈哈哈)。」
「個高的選手通過靈活運用步法,能更容易的在全場接到球,進攻也有優勢。如果只是一味的羨慕高個子的優勢的話,那我絕對贏不了她們。如果不能發揮自己矮個子的優勢的話,是絕對不可能奪得世界冠軍的。」
「所以呢,不管怎樣的自己都會喜歡。這樣的話,一定會有珍惜自己的人和喜歡自己的人出現。雖然也有不能逃避的時候,但是如果選擇堅持的話,比起抱著壓力偽裝自己,不如用真實的自己,和喜歡的人做和喜歡的事情。這樣我覺得能做得更好,未來也會變得更加光明。」
「東京奧運會也是如此。延期一年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只能接受。雖然也有對自己前途感到迷茫不安的時候,但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訓練堅持。」
「通過這樣的積累,我覺得在這一年裡自己確實提升了很多。我想在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以最真實的自己去比賽,登上領獎台。」
奧原希望小資料
1995年3月13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小學一年級開始打羽毛球,進入埼玉縣的大宮東高中後,連續獲得了全日本青少年和國際高中比賽的冠軍。
2011年世青賽半決賽不敵因達農獲得銅牌。同年以史上最年輕的16歲零8個月的年齡奪得日本全國羽毛球女單冠軍,被選入日本國家隊。
因為受傷,2013年接受左 膝蓋手術,第二年接受右膝蓋手術。2016年復出,同年獲得里約奧運會女單參賽資格,成為首位獲得奧運銅牌的日本女單選手。2017年世界錦標賽首次奪得女單冠軍。
2019年開始作為職業選手參加國際比賽。
本文系愛羽客羽毛球網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